一篇读懂2020年青岛中考出题方向!

2020-07-20 17:32 来源:青岛市招生考试院

  “德”“标”并举,亮点纷呈——2020年青岛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试题评述

  2020年青岛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切实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时代脉搏,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守正创新,亮点纷呈。

  一、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整卷语言材料取材广泛,时代特征鲜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中,“积累与运用”板块涉及杨家埠年画、劳动创造幸福、治沙、疫情防控、“绿色乡村”建设等多类社会题材。语言运用题材料围绕“网络语言流行与部分年轻人语言单一、匮乏现象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汉语,在语言运用中建设丰盈、美好的精神世界。

  阅读板块选材丰富,价值观导向明确。“名著阅读”题要求考生感受并提炼名著人物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汲取精神营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文言文阅读”材料展示了宋代书法家张友正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显示出的专注、正直、淡泊等品性,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正向引导意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现代文阅读”《大城小树》意蕴深厚,引发考生对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

  写作(1)为命题作文“重返校园以后”,切近当下最受关注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与考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写作(2)是自命题作文,材料源自《傅雷家书》,傅雷对儿子傅聪充满深情的殷切叮嘱令人感动,“青春”“进步”“成熟”“精神领域的加阔”“胸襟的宽大”“感情的丰满深刻”……这些词语无不引发考生对美好青春的热爱,激发他们以文字抒发真情实感的愿望。

  二、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落实基础知识,注重对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考查

  试题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既重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关注语文素养。与往年相比,试题在整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一是考查内容继续由简单、机械记忆向理解、应用转变。例如:对古诗文默写的考查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识记层面,而是将古诗文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引导考生有意识地在实际运用中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入血液,成为精神明灯,引领和照亮成长之路。

  名著阅读题以泛读为主,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中细枝末节,旨在考查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况。题目设计层次清楚:客观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名著主要情节的了解;主观题设计体现了适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题目允许学生从两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简析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体现了对学生的阅读积累与阅读感受的尊重。

  二是设问灵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例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其中“这些材料能为促进胶州大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哪些启示”一题,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提取并运用文中信息来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时代,快速筛选、准确提取、有效整合信息,从多个角度全面思考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应当具有的学科素养。这道题无论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还是学生的日常学习,都具有明确的引导意义。

  现代文阅读《大城小树》最后一题“文中的‘树’让你联想到了谁?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通过思考“树”与“人”的相似之处,进一步领会文章思想内涵。这一设问紧贴文章又不囿于文章,兼具开放性和探究性,充分尊重考生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生活感受,符合课程标准中“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

  总之,本套试题以教育部、省、市关于中考命题的精神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全面考虑青岛地区的实际教学情况,知识与能力兼顾,以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生语文素养,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习做人,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依标扣本抓基础,稳中求变重素养——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评述

  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在考查初中数学“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学生数学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整卷面向全体,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与往年相比有适当的变化,体现了新中考对命题的要求,体现了“两考合一”的特点,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一、巧设情境,育人为本

  试题立足于时代特征,明确传达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试题情境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包括国家前沿科技成果的“北斗卫星成功发射”、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贴近生活的“鼓励消费”、极具青岛特色的“蓝色海洋科普知识”与青岛市“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等,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和应用价值,充分发挥考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导向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承创新,与时俱进

  “在传承中创新”是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一大特点。在以往的试题结构保持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多角度、多层次对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学科基本素养进行考查,如对函数模型、方程模型和不等式模型的考查进行重组,以“游泳池注水”的生活情境将一次函数模型、分式方程模型组合到第20题;以“活动板房的设计和销售”为情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二次函数模型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组合到第22题,让学生从中抽象出不同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充分体现了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

  试题既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思维的培养与方法的探究归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三、重视素养,考查能力

  试题始终围绕体现数学本质、凸显学生学科基本素养的宗旨,兼顾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如第23题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通过经历类比、归纳、拓广、应用等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即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对数据分析这一学科素养的考查,如第19题以“蓝色海洋科普知识”为问题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试题从已知条件到4个问题,始终抓住了数据分析这个核心点,考查的主旨明确、突出,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渗透了抽样调查中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建构知识,渗透方法,形成素养。

  整卷以“四基”为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以方法为刃,关注对通性通法的考查;以思想为魂,蕴含对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人文底蕴筑基础,情怀视野助成长——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综评

  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了“科学性、一致性、导向性以及选拔性”统一的原则,渗透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试题难易度适当,题目设置梯度合理,兼顾过关与选拔,对未来的初中英语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一、“五育”并举,关注自我成长,传导核心价值

  试题围绕着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既立足中国国情和国际视野,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自我成长,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内容广泛,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思想,有情感,有人文关怀。例如,阅读理解B篇通过介绍河狸回归自然,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增强学生环保意识;阅读表达B篇涉及到国外学伴制,通过聚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互帮互助。试题的书面表达部分,要求考生以谚语“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光不等人)”为题,写一篇英语演讲稿,要求考生写出对这条谚语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经历或经验,写出个人感悟,题目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情境真实、典型,贴近学生生活,具有青岛特色。如:将青岛市教育局“十个一”项目活动内容巧妙地渗透在试题中,第1题、第3题、48题、50题,以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活动、学会一项体育技能、参加一次劳动等为试题情境,书面表达则直接考查演讲稿写作;阅读理解C篇关于海洋科普的选材,结合青岛市提出的海洋经略发展目标,凸显青岛海洋特色。这些试题彰显“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此外,单项选择题的情境还涉及到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完型填空的选材则以亲情教育为主题;词汇运用部分涉及到对学生理想信念、奋斗精神的培育等。阅读表达A篇,通过介绍中国的文化精粹文房四宝,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自信。这些材料都充分彰显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作用。

  二、兼顾基础综合,融合应用创新,关注学科素养

  试题知识覆盖全面,体现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深入探究和创新能力。试题的词汇运用部分(第41-50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把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相结合,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掌握。

  试题阅读材料的选材,注重理解多模态语篇技能培养。例如:阅读理解A篇关于博物馆和阅读理解C篇关于海洋知识的材料,都需要考生对文字、表格、符号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获取正确答案,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无论是基础知识题、阅读语篇选材,还是题干设计,均渗透了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学科素养四个方面的培养。在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例如,阅读理解D篇通过介绍如何在阅读中学习单词,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整套试题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选材料主题语境和语篇内容,关注学生价值导向,为学生奠定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良好文化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有情怀、有视野、有能力的时代新人。

  源于课标,情境鲜活,满卷生花——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综评

  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突出能力考查立意,体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新理念,引导教学关注基础知识,落实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试题结构进一步优化,阅读量适当减少,试题思维含量更高,难度结构合理,兼顾了毕业与升学的双重功能。

  一、立德树人,任务明确

  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育人导向作用。例如,第2题以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为背景,第24题以青岛市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实践活动为载体,第29题以现代科技中的微波通信卫星为素材,在考查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二、依据课标,科学命题

  《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唯一依据。试题中没有出现教育部下发的《义务教育物理超标超前负面清单》中的任何内容,无繁、难、偏、怪等题。超半数的试题取材或改编于教材,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等,让考生有一种亲近感,便于他们更快地进入物理情境,而不是在陌生的情境中无所适从;同时,也充分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发挥试题的导向性作用,引领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情境真实,设问优先

  试题立意新颖,情境与设问关联密切。设问作为核心,放在优先地位;情境真实、鲜活、生动,为设问服务。如依托疫情防控、居家学习、“十个一”实践活动等真实情境,设计了贴近考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试题,着重考查常见热现象、电功与压强的基本计算及杠杆的应用等知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理念。

  四、形式创新,试题开放

  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试题注重考查学科思想和方法、思维过程和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开放性题目的比例,摆脱了答案唯一的思维模式,鼓励运用新思维和新方法。如求解A4纸对桌面的压强时,试题中给出了两组并列的信息,可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微波有两条传播路径,对应两种不同的答案;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从不同角度解答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和鼓励考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体现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五、考查能力,注重素养

  注重对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查。以基本实验为载体,从实验器材、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归纳、实验推理、实验评估、运用规律和结论解决问题、实验拓展分析等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能力。在不增加试题数量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考查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对分析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试题中涉及图片、图象、表格等近40个,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支撑了对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符合考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考查了考生的学科素养。

  重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彰显育人价值——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综评

  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贯彻国家“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将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试题。试题评价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科思维品质,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难度设计合理,体现了毕业通过和选拔考试的特点。

  一、关注基础知识

  试题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重视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减少机械记忆性知识的考查。从考查内容来看,试题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既考查了主干知识的重点内容又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例如24.25.28题以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水和溶液、金属、纯碱为载体,创设真实的情境,考查物质的基本性质、用途及其变化规律,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素养立意

  试题融入了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以及化学学科的价值取向,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例如,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以及符号表征的视角,分析物质的组成;运用变化的观念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构建认知模型,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和规律,形成化学观念;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体现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通过渗透废物利用、优化流程、节约成本、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等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对生活经验和实践体验的考查,提高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等。

  三、重视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

  试题紧紧围绕学科主干知识与关键能力,设置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信息丰富,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突出考查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例如考查学生对同类物质的归纳能力;对同类方法的演绎能力;学科语言组织和学科术语表达能力;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通过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获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基于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审辩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例如26题通过三个对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收集证据推出二氧化碳的用途和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并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考题设问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四、优化试题情境

  试题情境创设科学合理,具有真实性、新颖性、关联性、积极性和思想性。试题情境素材来源于教材和最新的科技成果。例如“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等情境引导教师培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第12个世界海洋日…”引导学生树立资源开发意识,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试题中渗透家务劳动教育,践行青岛市“十个一”行动计划的精神。这些情境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彰显了评价的育人价值。

  思维+应用,展现生命之美----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简介

  2020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科学命制。在考查内容与形式方面,凸显试题的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与创新性。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体现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引导考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鲜明特色和育人功能。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围绕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概念的建构、知识的整合、思维的过程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来,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有机融合,素材选取新颖,问题设置灵活。如36题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与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多样性结合起来,需要考生明确概念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分析,深度思考,科学作答;40题把人体的结构图、生理过程图巧妙整合在一起,考查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等主干知识,揭示了人体的各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关系,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想。

  二、以实验探究为基石,突出科学思维的过程

  整个试卷中与实验相关的分值约占22%,涵盖课标中90%以上的实验。试题基于教学的真实情境,就实验过程或现象的“探究点”、“关联点”进行巧妙设问,考查考生对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据此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的考查。如39题,以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为主线,考查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实验步骤的设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幼苗光合作用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现象及结论的阐述,需要考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理过程曲线图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概括、演绎推理,并据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题目设计科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体现了实验探究的重要价值。

  三、以真实情境为素材,关注生物科学新进展

  试题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的内容,通过选取相关素材,优化问题情境和选项,增强了与生产生活、社会实际、生物研究新进展等方面的联系,既加强了对道德情操、健康意识及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考查,也体现《青岛市促进中小学全面发展的“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五育并举的育人思想。如40题以为了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小莉同学每天坚持跳绳运动,增强体质为背景,综合考查了人体的部分器官、系统及生理功能;第9题,以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海产品丰富为情境,综合考查了考生生活中餐桌上常见的蛤蜊、海蜇、对虾和鲅鱼等动物所属类群的特征;第37、38题分别以世界杯女排夺冠和抗击新冠肺炎为素材,考查了人体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以及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内容。上述题目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都比较容易引起考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38题中提到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已开展临床试验的事例,体现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试题还关注了人体的健康,如对安全用药和急救措施的考查,有助于引导考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四、以学科素养为核心,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试题重点考查的生态系统、显微镜与细胞、植物的三大作用,遗传与变异,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技术等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知识,是考生有效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础。如41题,以研学小组围绕番茄的性状开展的探究活动为主线,既考查了考生对性状、相对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诱变育种等的理解和应用,又考查了考生在新情境中有效地提取信息、迁移应用初中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考生的未来的学业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纵览试卷,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将重要的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以概念图、曲线图、实验装置图等形式呈现,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辨析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对题目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有效地提取处理、综合考虑,才能正确作答。

  总之,试题紧扣课标,回归教材,立足学情,知识与能力考查层次清晰,对生物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助于生物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在初中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厚植家国情怀,彰显学科价值——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试题综评

  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基本原则,适应新形势,立足新学情,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学科思维品质,彰显了独有的学科价值。

  一、紧扣课程标准,体现素养导向

  试题紧扣“课程标准”,聚焦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素养,考查历史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理念、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与核心价值观。

  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从试卷总体结构上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比例大约为3:4:3,适当保持了知识结构的稳定;从试题形式上看,客观题取消了组合式选择题,增加了情境类试题,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强调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主观题的问题设置梯度合理,层层递进,旨在考查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多元视角,彰显时代特色

  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视角多元,形式多样。试题通过多元视角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考生运用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在思考中发现新问题,得出新认识。

  试题关注学术热点、长效热点、时政热点、周年热点,创设真实、典型、适切的学术情境、学习情境、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如:客观题第12题以学术热点切入、以文物形式创设了真实的学术情境;第17、30题以研究性学习的新视角创设了探究情境;第40题以年代尺的形式创设学习情境。主观题第41、42、43、44题分别从不同的长效热点和时政热点切入,通过综合选材、分层设问、多元视角,考查了学生对民生问题、革命传统文化、民主与法治、责任与担当等问题的历史认知、历史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试题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客观题第5题通过对“精读一本书”活动的考查,落实了青岛市倡导的“十个一”实践活动;第7题通过对五禽戏的考查,体现了当下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对中国传统医学应用的思考与关注;第8、13题通过对文化遗产和文旅融合的考查,唤醒了城市记忆,坚定了文化自信;第15、16题通过对民族英雄和传统文化的考查,感受了英雄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传递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主观题第41题通过“民生和精准扶贫问题”的考查,体现了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等治国方略;第43题通过对“民主与法治”的考查,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在情境设置方式上,注重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如:客观题第4、21题主要是以表格形式呈现,考查了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第5、7、26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厚植家国情怀,凸显学科使命

  试题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注重了对“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价值观”的考查。

  如:第42题考查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复兴力量”。通过建党、建军、建国三个篇章,考查学生对红色文化和革命优良传统的认知,培育了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44题考查的主题是“责任与担当”。通过对张謇的“实业救国”和马克思的“职业理想”的历史认知,考查了学生“历史问题现实的思考,现实问题历史的思考,中外历史对比的思考”,从而培育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

  总之,试题的命制立足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立足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立足于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向历史学科素养,引导历史教学走向历史教育,凸显了学科价值和历史使命。

  优结构,创设多元情境;依课标,回归地理本质——2020年青岛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试题说明

  2020年青岛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地理考试内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人地和谐为主线,突出地理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以区域为载体,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增强国家认同,培育家国情怀。

  2020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试题在题型、结构、呈现形式、能力考查、命题风格等方面,既秉承了多年来形成的命题传统,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进行了优化创新,调整了试题结构,将选择题调整为30分,综合题调整为50分,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了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

  一、聚焦立德树人,突出人地和谐价值引领

  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引导考生用地理视角、人地和谐观,分析国家和家乡成就,增强国家认同,培育家国情怀。

  试题的思维结构,以人地关系为基本线索,有针对性地考查考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如,综合题六个大题的内容按照“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第31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2、33、34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35题)→人地和谐(第36题)”的隐形线索进行编排,引导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体会人类要在自然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对自然环境有所了解,了解它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利于考生形成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突出人地和谐的价值引领。如选择题第1、2题,以贺兰山下的发展稻渔空间特色农业的案例,引导考生分析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体会地理知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选择题第21、22题,以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到北大荒”的发展演变过程为案例,用地理知识分析评价每个阶段人类活动对三江平原的影响,从地理视角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培育家国情怀。如综合题34题,以探究长江在长江经济带中的作用为案例,引导考生感知国家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战略,展现了地理学与国家发展的关联;选择题第3、4题青岛的旅游景观,第29、30题本土企业的发展,第27、28题台湾民歌,综合题第36题以主题为“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的探究学习为案例,均在引导考生在答题中感知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感知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试题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有助于考生全面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有助于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和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考生的家国情怀。

  二、创新设计“主题式”试题,扎实落实课程标准

  依据课程标准,按照学科特点与学科思维逻辑,优化试题能力结构,精心设置“主题式”试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考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

  试题知识结构的设计,均以课标的课程内容为主题,考查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第31题,主题是“北美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相互关系”,考查的课程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第34题,主题是“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考查的课程内容是“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综合题第35题,主题是“几个国家在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考查的课程内容是“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主题式”的试题,更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要求,避免了“拼凑式”“碎片化”的题目出现。

  试题能力结构的优化,均以课标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为依据,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学科基本素养和核心价值。如综合题每个题均设置学习方法引领。第31题的采用关联图的形式,考查考生读图观察、信息提取和加工的能力,突出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第32题提供学习案例,考查考生读图观察、绘图的能力;第33题以两个区域为案例,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和归纳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的能力;第34题采用了提示卡的方式,考查考生读取图文资料,运用地理术语读图归纳的能力;第35题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学科相关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和评价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发现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考查考生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第36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探究人地和谐关系的能力,突出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整个试题的能力结构突出了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整体架构,层层深入,注重试题的思维性和逻辑性,避免了“拼盘式”的试题。

  三、多元化的图文资料,为考生提供“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试题充分考虑考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稳中求变,提供多元化的图文材料,增强了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案例选择的有效性、表现形式的艺术性。

  多种形式的资料卡,为考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歌词卡-——选择题27、28题,以充满艺术性的歌词卡形式呈现台湾民歌歌词,不仅引导考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归纳台湾丰富的物产,又能给考生耳目一新、愉悦舒适的感觉;图文资料卡——综合题36题,图文并茂,引导考生根据图文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分析其特点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助于考生在答题中体味我国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字资料卡——综合题32题,资料卡中小麦和水稻的生长习性,为考生分析农作物分布提供依据等等。

  试题中给考生提供了提示卡、学习案例、实例等学习方法的资料,具有隐性考查考生现场学习的能力的作用。如提示卡——综合题34题,引导考生参照提示卡,学会用地理术语归纳长江流域丰富的资源;综合题32题,引导考生以“黄麻”为学习案例,学会结合小麦、水稻生长习性,分析小麦、水稻的分布特点;综合题35题,提供的2019年巴西森林火灾数量增加的原因实例资料,引导考生在阅读中理解“烧荒耕作”的含义等。

  题干多创设真实情境。如选择题第1、2题,以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宁夏考查的真实情况为情景;选择题第3、4题,设置考生去青岛市博物馆参观的真实情境;选择题第9、10题以手机查询天气信息截屏为情境等,有助于考生在答题中,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时时显生活。

  多元化的图文材料,呈现出丰富的有效信息,为考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丰富了他们说明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手段,避免“死记硬背”、“盲目答题”。同时,图文材料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使考生在答题中,又可以缓解考试的紧张情绪。

  本试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过关和选拔、引导教学”的功能,着力提升试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创新试题的呈现方式,优化试题思维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中学地理教学。

  由“开”到“闭”的精彩答卷——2020年青岛市道德与法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综评

  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围绕“立德树人、过关选拔、引导教学”这一考查目的,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注重继承与创新,实现了由“开”到“闭”的平稳过渡。

  一、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试题体现了德育立意的鲜明学科特色。题目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的,紧扣时代脉搏,拓展情景来源,引发考生多维度思考、感悟,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生命速递”呼唤人间大爱;百姓买水故事塑造诚信榜样;以《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落实为背景,体现五育并举;宣扬人民楷模王文教、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优秀事迹,弘扬爱国、敬业的价值追求;学习民法典有关规定,弘扬法治精神;分析青岛市打好创新攻坚战,培养创新精神;总结十八洞村决战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等等。

  二、聚焦能力素养,引导教学实践

  试题明确体现了“开卷”到“闭卷”的能力素养考查导向,引导初中教学实践。

  例如:试题设计青岛两大攻势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情景,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通过创设民法典出台前居民老张的烦心事,到民法典出台后老张有了“定心丸”这一现实生活材料,学习、理解民法典,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设计“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倡议书、社区普法活动发言提纲,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公共参与;24题选取了十八洞村脱贫中党建引领和宁夏脱贫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两则典型材料,通过“总结十八洞村绘就精准扶贫答卷的经验”、“分析黄沙漫天的宁夏为什么会成为绿色生态廊道”两个设问,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运用理论分析阐述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运用学科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

  这种考查方式既可以减轻学生因死记硬背带来的沉重负担,又利于引领今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创新考查方式,涵养思维品质

  试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呈现体现创新性的要求。

  从试题呈现方式上看,通过漫画、表格、学习成长卡片、倡议书、发言稿等多种形式呈现。例如:21题以学习成长卡片为载体,让考生运用归纳和演绎,阅读英模资料——提炼优秀品质——感悟成长启示,很好地实现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这种多维呈现,可以让考生在体验新鲜、愉悦感的美妙过程中完成对其相关认知水平、能力状况的检测。

  从试题设问方式上看,设问有梯度、分层次,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例如:23题以青岛市“十五个”攻势为情境,设置总结国家战略,分析青岛市创新攻坚战的举措,完成倡议书等层层递进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任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增强试题灵活性开放性,多角度提问、鼓励创造性作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此引导考生关注思维能力训练,从题海战术、机械刷题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来源:青岛市招生考试院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