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外院与青岛以琳多模态交际协同研究基地揭牌

2019-04-26 17:59 来源:爱青岛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以下简称浙大外院)与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以下简称青岛以琳)多模态交际协同研究基地揭牌仪式24日在青岛以琳隆重举行。该仪式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也标志着多模态交际协同研究基地的正式建立。

  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浙大外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姚信教授,英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马博森教授,青岛市自闭症研究会理事长、青岛以琳创办人方静老师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姚信书记和方静理事长共同为浙大外院与青岛以琳多模态交际协同研究基地揭牌,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017年起,马博森教授吸纳人文社科、人工智能和医学三大学科群学者加入自己的团队,开始了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研究主要围绕自闭症儿童多功能语料库展开,建立语料库,做语言研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诊断和干预是马教授团队的三大主要研究任务。

  马博森教授讲话

  科研离不开样本的收集和分析,马博森教授从2017年即开始了样本的走访。在接触青岛以琳康教展能中心之前,马博森教授也联系过杭州本地的培训机构,但由于当地机构自闭症儿童程度相对较重,符合要求的样本少,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找寻。2018年经过参观培训后,马博森教授对样本数量多、有丰富康复实践经验的青岛以琳产生了浓厚的合作兴趣。马教授说,“在美国和欧洲地区,都很难发现像青岛以琳这么大的机构,有这么多的样本可以进行分析。”

  国内自闭症人士1000多万,自闭症儿童200多万,建立汉语语料库和汉语的语言研究意义重大。据了解,原来的自闭症儿童语言研究方法主要来自国外,而英语和法语等跟中文差别大,在中国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应用中有不少困难。此次研究从汉语入手,实现自闭症儿童语言研究的本土化。 “研究论文发表到国外去,必将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方静老师说,“研究成果必定能够让更多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甚至全世界的华裔自闭症儿童受益。”

  姚信书记讲话

  由于自闭症儿童人数巨大,相对来说,医疗、培训和康复资源都严重匮乏,单纯靠人力很难在很短时间解决问题,发展人工智能是必经之路。

  浙大外院和青岛以琳的合作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康复实践的直接结合。浙大外院科技组博士生提出某一课题,同青岛以琳有兴趣的老师结对,通过一个个课题就可以把合作落实下去。

  精彩讲话将现场氛围带向高潮

  “当前,自闭症机构跟高校合作的案例并不多见,国家高校真正重视这方面发展也是自闭症康复行业的突破,而浙大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青岛以琳合作更是明智之举。”方静老师说。对青岛以琳来说,与浙大外院建立多模态交流协同研究基地是强强联合,有利于提高以琳的知名度和科研能力,从而为更多的中国自闭症儿童提供优质服务。

  为了让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把项目推动起来,马教授向浙江外院提出申请,希望能成立协同合作研究基地。“一方面申请基地批准,一方面结对尝试,优势互补,协同研究”,马博森教授说,“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行政审批很快通过,基地名称经过多次协商后确定,去年项目已陆续启动”。

  方静理事长讲话

  为了满足更多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需要,浙江宁海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将于今年9月成立。未来5年,宁海以琳将建立生命全程关顾的社区,满足学前(抢救性康复)、学龄(融合教育)、青春期(职业指导),成年(庇护和就业)等不同年龄阶段自闭症人群的不同需求。届时,以琳和浙大外院的合作将打破地域的束缚,建立起更密切的交流。

  我们相信,在浙大外院、青岛以琳以及宁海以琳的共同努力下,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和康复事业都将大步前进,数以百万计的中国自闭症儿童也将有望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