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是开设院校最多的新专业。“飞行汽车”正是这个专业的研究对象之一,更令人惊喜的是,专业今年起就开始招生啦,招生规模还挺可观!
推荐阅读:
新增29种本科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2025年)发布!
✦
专业开设背景
✦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全国教育大会对新设专业做了部署,要求高校结合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率先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推荐阅读:
✦
什么是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泛指3km高空以下的飞行经济活动,以民用客运飞行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广泛应用于载人、载货、城市管理等各类产业。而飞行器是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直升机、无人机等都包含其中。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堪称“未来黑科技大熔炉”,融合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能源动力等多领域的前沿知识。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生可获得工学学位。
✦
6所名校抢先布局
✦
北京理工大学
学校计划招生100人,招生数量居6所高校之首。
特色:专业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王牌学科和专业,聚焦低空飞行器设计研发和低空交通空管等领域,侧重低空飞行的低噪声设计、绿色动力与能量管理、低空交通规划、智能管控与调度等方向的工程师的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计划招生60人。
特色:专业依托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一级学科而设立,教学内容包括数学、物理、机械、计算机、力学、控制等硬核基础课程,系统、通信、控制、感知、嵌入式、动力等核心专业类课程以及校企融合综合实践课程等。
北京邮电大学
学校计划招生60人。
特色:专业依托北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以低空探测—通信—计算—智能—导航融合的智能化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为核心,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
学校计划招生60人。
特色:专业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面向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网络、应急救援、低空空域、低空工业和低空国防应用等领域,在低空相关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适航审定、运维保障等方面培养 “总师型”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
学校计划招生50人。
特色: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优势学科,重点围绕低空飞行器的设计与控制、低空飞行器系统与智能感知、低空智能网联与规划等方向展开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计划招生30人。
特色: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三个双一流学科,以及航空、航天、民航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全学科覆盖、全要素融合的优势。本专业实行“2.5+1.5”的“专业通修和专业方向”培养模式,设置低空数字检测与认证、低空飞行服务与保障方向。
✦
就业去向
✦
毕业生可以进入低空经济管理相关部门及低空政策研究机构,也可以进入航空工业、航天科工等军工领域国有企业及研究院所,还可以进入大疆、亿航等民用无人机公司,从事管理、政策研究、飞行器研发和创新应用等工作。
✦
报考建议
✦
从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具有“厚基础、强交叉、大体系、高智能”的共同点,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还应具备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侧重培养学生低空无人飞行器综合集成应用实践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培养贯通全链条的高端复合型创新人才。结合课程综合性强等特点,专业将与相关企业联合设置产教融合的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该专业学生的实验环节分数约占总成绩的40%,学校将构建“学校—书院—学院—国家级科教平台—企业”多方协同的培养机制,进一步跟低空经济相关头部企业对接,建立让企业出题、师生共答的办学模式,加深学生与行业的接触度。
华南理工大学除要求学生完成基本实践外,还制定了一条“硬核”要求:该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RP(学生研究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或一定时间的各类课外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如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的学分累计不少于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