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班的课越来越不好上了,学生好躁动呀!认真听课的没几个。”
听着施老师的吐槽,我对号入座了一下,我们班好像也是一样的躁动。
学生上课分心、交头接耳、坐不住,甚至还打瞌睡。
学生上课躁动,也许和最近的天气有关,春天来了,温度高了,同学们也容易犯困了。
那怎么办?当课堂开始躁动,就像一锅即将煮沸的水,硬盖锅盖只会“炸锅”,不如用巧劲疏导。
咱们可以分情况应对,既稳住课堂秩序,又不让学生觉得压抑。
短暂“放个电”
再高效拉回课堂
"一节课40分钟,你们能不能认真点听课?说话的说话,开小差的开小差,成何体统!"
大家平时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呢?
别急,你想想平时学校连续开一小时的教师会?你中途有没有拿着手机玩一玩呢?
学生一天在学校要上8节课,如果每节课都能认认真真的上,那是不可能的!
娃儿们的注意力就像手机电量,40分钟能撑80%就不错了。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要给予理解,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10秒伸展术:全班起立,做几个简单拉伸动作(比如伸懒腰、转转脖子),既能缓解久坐疲劳,又能让学生“重启”大脑。
音量渐弱法:发现学生走神时,突然降低音量(近乎耳语),学生会因好奇而安静下来听你在说什么。
倒计时魔法:举起手,用沉稳的声音说:“来,5秒调整状态——5、4、3(停顿)、2、1……好,我们继续。” 配合眼神扫视,效果更佳。
节奏拍手游戏:老师拍一个简单节奏(如👏—👏—👏👏👏),学生模仿拍手。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快速集中注意力。
特殊情况的“精准打击”
针对个别学生or全班暴动的对策
有时老师上着课,突然班上几个调皮鬼把凳子弄得咔嚓咔嚓响,这时针对“个别躁动分子”,我们可以试一试以下方法:
眼神锁定:直视学生3秒,通常就会收敛。
无声走近:边讲课边自然走到他身旁,轻敲桌面。
课后私聊:“下课后,来我办公室喝喝茶。”
如果全班同学集体躁动,我们干脆停下讲课,沉默10秒,接着用平静语气问:“大家上了几节课,是不是需要休息一下?那我们调整2分钟,喝水、伸懒腰,然后继续上课。”
我们先接纳情绪,再共情式引导,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再次静下心来听课。
写在最后
这些方法不是硬性管控,而是像“打太极”一样,把躁动的课堂转化为课堂活力。
试试看,你会发现:学生不是不想专注,只是需要一点理解的空间,外加“有趣”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