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在青高校这些教育亮点工作,邀您关注!

2025-01-13 16:28 来源:青岛市教育局

2024年6月12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召开,成立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发布《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共同体通过整合省内资源、引入省外海外资源,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海洋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突破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日报网、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予以专题报道。

10月1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西区)项目封顶活动隆重举行。古镇口校区是石大实施“融入青岛,服务山东”“校城融合”、建设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等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西区)占地面积807亩,规划建设面积约72万平方米,封顶的一期建设工程32栋单体、50万平方米,计划于2025年9月建成使用,将入驻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学科师生约12000人。

10月13日下午,山东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在青岛市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协议,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校长李术才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互惠共赢、务求实效”的原则,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山东大学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共建、成果转化、文化“两创”、建言资政、民生保障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助推青岛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名校名城融合发展。

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根据“一区一核心、一校一特色”集团化办学布局,助力市北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以基础教育研究院学术科研资源支撑学校创新发展,打造教学质量线、特色成果线双线并重的“市北样本”。同时,青岛大学教育集团与崂山区以委托管理模式实施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打造幼小初贯通的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小学部和幼儿园,推动三个单位联合成立“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构建基础教育管理“崂山模式”。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山东科技大学程卫民教授领衔的“矿山灾害预防与控制团队”获评“齐鲁最美教师”。团队多年来潜心育人,把科研根植在矿井深处,攻克了煤矿综掘面粉尘源头治理多项难题,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成果已经在200多个矿山推广应用。2024年12月,团队成员程卫民等6位教授又出资120万元设立“齐鲁最美教师团队”育人基金,用于奖助学生学习、科创活动及教育事业发展。

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在科技部最新《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中,青科大位列全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额第23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在“转化科技成果单项合同金额1亿元的高等院校”单项排名中,位列全国高校首位,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通过青科大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关键技术上市的公司已达9家,孵化科技创新企业300余家,为青岛市创造产值超1000亿元。典型经验被《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重点报道,并获青岛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推广。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张忠华教授,国家杰青,荣获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为青岛市和省属高校唯一获奖者,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作为蔬菜分子遗传育种领域领军者,张忠华教授以黄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为研究对象率先开展了基于基因组演化和组学大数据等加速功能基因的研究,大大推动了葫芦科生物学和分子育种进展,并为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024年,张忠华教授同时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为了承接国家使命,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康复大学正式设立,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我国在生命健康领域开展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崭新探索。6月22日,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论坛暨学校揭牌活动圆满举办,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以及相关国家部委、高校领导出席活动。学校首批招收本科生300名,省内录取线居省属高校前列,实现了设校办学“开门红”。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兴教为民”为使命,坚持“职业素养过硬、职业技能扎实、职业发展持续”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学生王舒、马玉丹捡到7块金条物归原主事迹,在全网引起极大反响,话题登上新浪微博全国热搜第一,阅读量超过1.3亿人次。CCTV4、山东新闻频道、青岛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媒体进行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光明网等国内多家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关注。《齐鲁晚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以整版篇幅对学生的成长进行了深度报道。

2024年,学校校企合作“1+1+N”工程持续走深走实。与海尔智家成立全国首家三翼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青职-海尔校企共同体育人模式的三十年实践》获评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学校牵头成立青岛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入选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2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学校与赛轮集团校企同行,在越南、柬埔寨、印尼3个国家挂牌成立海外“班·墨学院”。学校获批成立首批“山东省工匠学院”,为青岛市目前唯一。校企行共建“终身学习”品牌的经验做法受邀在教育部主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上分享。

山东省首家机械行业先进制造领域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于12月2日在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中心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政府、学院与企业等各方资源,打造高端人才培养的摇篮、产业技术创新的基地、社会服务的平台、国际交流的舞台,加快“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于推动我市先进制造领域产业转型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以及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6月25日,2024“邂逅上合·美丽青岛”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岛举行。作为“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活动的创新探索,本次活动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来自45个国家、就读于40所中国高校近百名来华留学生开展上合国家文化交流体验、尖端技术装备参访、文化体验等活动,感知中国文化与青岛特色产业,感受上合示范区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4年10月,青岛开放大学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中再夺三金,连续两年夺金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在山东省高职院校、国家开放大学44所省级分部、在青高校中均排名第一,充分彰显创业教育特色优势。学校积极开展“专创融合”育人模式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各环节,开设开放教育创业班,重点培育优质创业项目,赋能学生创新成果孵化落地,深入在青高校实施创业培训精准滴灌行动,为青岛市创业城市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生力军。2024年,创业教育团队获评山东省委组织部“干事创业好团队”荣誉称号,创新创业教育成果3次在青岛政务信息刊发。

2024年11月9日至10日,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功承办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全国100多所职业院校齐聚青岛,促进交流合作,探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多样化场景下的创新应用与突破。截至目前,学校已成功举办同类赛事5场,彰显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