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天都是溺水高发期。说到溺水,很多人以为,溺水主要发生在江河湖泊之中。甚至不少人都会说一句俗语: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事实上,儿童的溺水,更多的是发生在家中、发生在我们平时认为很安全、很容易忽视的家中。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可以看到,全球意外死亡的5大原因中,溺水位居第二,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

每年5.7万,相当于平均每天都有近160人溺亡,这个数字可谓是触目惊心了!
在上述WHO的报告中还可以看到,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容器”内溺水死亡占了13%,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江河湖泊的总数(12%)。

所以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这句俗语,对于婴幼儿来说完全不适合。因为这个年龄段溺亡的,多数都是无意中落入水中导致的。
所以说对于婴幼儿来说,更应该预防在家中的脸盆、浴缸、小水池中发生溺水事故。 ;
网上随便一搜,幼儿在家中溺水事故并不罕见。下面这几起都是最近两年媒体报道的家庭幼儿溺水事故: ;



其实,且不说儿童意外溺水基本上都是不会游泳的,就算是成人,自己不想主动下水,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意外落水溺亡。
因此,国际上的安全专家们更提倡主动教会儿童游泳,是预防意外溺亡的重要措施。
发现有人溺水,救上岸后,很多人无师自通就想到要给溺水者倒挂控水,但这是错误的,会延误宝贵的心肺复苏时机: ;
还有另外一些民间的方法,比如从前农村有水牛的时候,将溺水者腹部放在牛背上颠簸挤水;古代的西方则是异曲同工,采用马背颠簸挤水: ;

现在耕牛少了,热心人将其改良成了人背挤水。但这些形形色色的挤水都是错误的!
1、抢救及时,有反应、有呼吸。建议去医院检查即可。2、无反应、有呼吸。就是昏迷!拨打120,将其翻身侧卧等待救护车。3、无反应、无呼吸。立即争分夺秒心肺复苏(从人工呼吸开始)!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不需要控水、挤水!因为水不会成为阻塞呼吸道的异物,由于会厌的反射性窒息,溺水者肺里也不会有多少水。能控出来和挤出来的,都是胃里的水。 ;
而胃里的水被挤出来、控出来是有害的!因为可能导致胃内容物随之流出堵塞呼吸道,导致更严重的窒息。如果患者虽然还有呼吸,但是陷入了昏迷。此时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有呼吸,暂时就没有生命危险。为防止口中流出的水被自己误吸,可以将其翻身侧卧,利于口腔水和异物自然流出:
如果溺水者救上岸后无反应、无呼吸(或仅为濒死样呼吸),唯一正确的急救方法就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尽早介入AED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