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八!喝腊八粥时把这些讲给孩子吧

2022-01-10 10:3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
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微信图片 ; ;
腊八节
微信图片; ; ;



; ; ;

; ; ;
腊八·祭祀神明先祖 ; ; ;

; ; ;

; ; ;
微信图片


腊八节来源于古代的“腊日”
“腊日”在早期并没有固定的日期
一般在岁末的最后几天
最早周代有“八腊”
周代称“蜡”
腊月初八祭八方八神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说
“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北齐诗人魏收
在寒冬与众人共祭诸神时
有感而发
写下《腊节》一诗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短短20个字
便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
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
感谢百神的福佑


在新故交接的腊月
人们认真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和神灵

一餐一饭、一招一式
无不寄托着百姓
平凡而又庄严的生活期待



; ; ;

; ; ;
腊八·诗词 ; ; ;

; ; ;

; ; ;
微信图片; ; ;
腊八启发着文人们的才思
这年或许是天气和暖
或许是心怀祈愿,杜甫写下了:
;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
更多的诗人在这一天思乡恨归 ;
比如宋代的张耒
看着天边的大雁陷入故乡的回忆:
;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大概是冬日暖阳熨贴人心
亦或是甜粥香气沁人心脾
让宋代诗人陆游写下
;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
虽仍是腊月冬日
但暖粥相赠之间
让人不由得感觉到
那温润的春意滋长



; ; ;

; ; ;
腊八·饮食 ; ; ;

; ; ;

; ; ;
微信图片; ; ;
腊八粥

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腊八到,粥飘香
这一天
我国民间有煮腊八粥吃的风俗传统
微信图片
在腊八粥流行之前
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祛邪避疫的习惯
还认为冬天喝粥可以保平安

从宫廷大内到寻常百姓家
腊八粥总让人念念不忘


沈从文在《腊八粥》中写到: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
花生仁儿合并拢
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

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
单看它那叹气样儿
闻闻那种香味
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何况是
大碗大碗地装着
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腊八粥的讲究真不少

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

精致的做法要用二十多种食材

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

腊月初七开始忙活

腊八一早大功告成

满口香甜凝结着勤劳


腊八蒜

去除老皮后

将紫皮蒜浸入米醋
封严坛口到除夕再启封
湛清翠绿、蒜辣醋香的腊八蒜
可以做凉菜可以配饺子
北方人的春节少不了它
;
腊八豆腐

在安徽黟县
家家户户将豆腐切块
抹上盐水后在中间挖一小洞
在太阳下蒸干做成“腊八豆腐”
古时的徽商外出一走一年
这豆腐就是游子与家乡的信物

腊八吃冰


在青海的一些地方
腊八的风俗很硬核
天亮前人们来到河床
取来水晶般的冰块供在家中
有的不怕牙冷舌冻
还要吃几块冰下肚
只求风调雨顺、消病除灾



; ; ;

; ;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 ;

; ; ;

; ; ;
微信图片; ; ;
此时节虽然正值“三九寒天”
但伴着腊八粥的香味
年味也一日日地浓烈起来
人们开始忙着
买年画、对联、彩灯、鞭炮、香烛等
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民谚有

“小孩小孩你别哭
过了腊八就杀猪”

“腊八、腊八
小孩要炮
姑娘要花”

“大嫂大嫂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等说法


等到腊月二十三

小年一过
春节的各项庆祝活动
就会渐入佳境
人们完全沉浸
在了迎接新年的喜庆氛围当中

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杀猪宰羊
在外漂泊的游子归乡
与倚闾而望的亲人团聚
共话家常

窗外是寒风大雪

家里却是暖意浓浓


无论多晚

都有一碗暖暖的腊八粥在等你
记得早点回家
; ;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