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尊严,成就梦想 青岛商务学校七大特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1-04-08 14:39 来源:爱青岛

  4月8日下午,2021年青岛市职业学校招生政策媒体通气会举行,青岛商务学校副校长刘刚针对,今年学校的招生政策,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做了简单介绍。

  青岛商务学校(原山东省青岛第三十六中学)始建于1959年,历经青岛第五职业中专、青岛食品学校,2004年加挂青岛商务学校校名,是青岛市教育局直属中等职业学校,是山东省综合高中试点学校。

  学校拥有三个校区、一个实训基地。设有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两种学籍,涵盖综合高中、普职融通试点、“3+4”本科分段培养、三二连读、五年制贯通培养、三年职专多种学制,围绕物流类、商贸类、美术类、生物类四大专业群,开设物流服务与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艺术设计与制作、环境监测技术、啤酒酿造与包装六大专业方向。

  学校位于美丽的栈桥风景区,毗邻胶州湾海底隧道。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了“教育让生命精彩活的教育”育人理念和“铸造尊严,成就梦想”育人目标,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造就为人师表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青岛商务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理念先行,普职一体协同发展。

  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推进“普职互通、多元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校采取“职普一体、双向开放、自主选择、多样成才”的培养模式,建立职普融合机制,设立综合高中班、普职融通班,根据《青岛商务学校学生多元发展培养方案》,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学籍管理、课程设置、学分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规划,推进普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资源互通,支持学生双向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融通、双向开放。

  二、德育立身,自主管理学会选择。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全员导师制,通过团队建设和自我发展两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认知、展现个人特长,实施自我管理。

  三、课程整合,强基固本行稳致远。

  以学生升学或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遵循“高一综合尝试、高二开放选择、高三多元发展”的规律,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通识课、专业技能课等必修课程融合设置细化为达标课程和核心课程,将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层次设置,为有突出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优选课程,为学习基础薄弱需要补课的学生提供援助课程。学生按照需要修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特殊需要,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四、学分互认,多元评价多样选择。

  学校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的学分进行三年一贯整体设计,既关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也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分别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类型中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学分设置,通过比例换算,实现普职间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确保学校课程安排、学生选课、学业水平考试以及新高考和普职融通的内在一致性。

  五、师资培养,内有梯队外有助力。

  一是引入教育大咖,提升技能教育水平。学校邀请李爱笃等6位青岛市名师加入“外援”专家库,由青岛教育大咖亲自参与教学诊断,为年轻教师出具教学诊断书和教学医嘱,帮助年轻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和素养。

  二是组建人才梯队,实现整体提升。以“优化结构、争先创优,外练内修、提升水平”为原则,在各个年级搭建起“硬核老太+锦鲤才俊”的老少配团队组合,老教师帮助年轻教师们拓展教学思路,形成教学教风,年轻教师帮助老教师们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六、校际联合,互访共长资源共享。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微信群与青岛一中、青岛六中就普职融通教学开展教学计划研讨、学科集备、统一教学进度及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探讨进度并进行内容调整。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或创意也及时在群里请教、探讨和分享,形成了互学共长的教研氛围。

  二是创建资源共享空间。校际教研组将集备资源、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教学资源上传到QQ群,便于老师们教学借鉴和使用,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物质”基础。

  七、校企融合,锤炼技能精准就业。

  校企双方建立持久的深度融合合作模式,双方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框架课程体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人才成长路径;完善师资培养机制,优化导师团队结构等多个维度聚焦发力,以混合所有制模式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技能教学水平与时俱进,贴近生产实实训际的需求,实现学生职业体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的衔接和贯通,为从普高学籍转入职高学籍参与春季高考的学生提供了专业技术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真实教学环境,为其精准就业提供有效保障。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