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观其妙。万象纷繁,察其理。用敏锐的洞察、独到的视角、犀利的思想,解迷局,觅真相。这里有权威的声音,独家的解读,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观象山”,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黄帝教民制作舟车,神农教民播种五谷,伏羲教民从事渔猎,古代社会,以师徒相传和行会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教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一部人类经济发展史,职业教育贯穿其中。在中国,1.2万所职业院校1200个专业每年毕业生在一千万人左右,每年培训上亿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输送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青岛,职业教育的发展亦是教育领域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1月,教育部与山东省政府共同出台了《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青岛成为创新发展示范区。6月底,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10天前,青岛职教活动周正式启动,紧接着,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青岛开赛。11月18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Education+2020”)在青岛开幕。
2020年,一系列中国职业教育的大事在青岛发生或与青岛相关。青岛,这个曾闪耀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职教圈的城市,再次令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职业教育界瞩目。
世界职教大会选择青岛,水到渠成
Education+2020是职教领域的盛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斯图加特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展会已走过南京、广州、西安等多个城市,本次为第五届。历经4年的耕耘与发展,Education+在国内院校与企业之间已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览面积总计超过50000平方米,先后有来自中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嘉宾参与;参展商数量累计达500余家,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如戴姆勒、博世力士乐、陆科思德、费斯托、西门子、德国通快、京东、海尔、莱茵科斯特等;大会同期设置国际峰会、教师研修、平行论坛等,总计吸引30000余名专业人士参与。
2020年,大会选址在青岛,在主办方之一——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联创董事长任伟看来,是水到渠成的选择。据悉,此前一些中部城市和天津等沿海城市也有意承接大会,但青岛的营商环境、产业布局更得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的青睐,公司的项目自然首选青岛。
青岛积极投身山东职教高地建设的做法也让主办方看到了合作契机。2020年1月,教育部与山东省政府共同出台了《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明确把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作为推动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行动,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无论从产业发展的需求来看,还是从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青岛职业教育必须当好“排头兵”。高地建设启动以来,青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突破职业院校建设短板,建设四个面向国际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探索“3+1+2”长学制人才培养新模式等做法让人们看到了青岛职教改革的魄力和力度。以“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基建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大会,对青岛来说恰逢其时,而对主办方来说,大会放在青岛,成果无疑更值得期待。
“事实证明选青岛是对的。”任伟说,大会的外籍参展单位主要来自欧洲,这个决定得到了法国、德国等绝大多数参展方的热烈欢迎。即使大会受疫情影响延期,参展商也表示愿意等一等,而不是另换它地。今年,由德国联邦政府支持的德国官方国家展团与20多家德国企业一起加入展会,展览总面积达到700平方米。
在国外主办方和参展商看来,青岛的职业教育和德国、法国职业教育有着共同的基因。从1989年开始,青岛就已经开展了中德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双元制,一元是企业,一元是学校,按照行业标准培养实用型人才,青岛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曾是全国城市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如今,本土化的双元制教学已经变成了内容更丰富的产教融合示范样本。
搭建一个国际化平台,让青岛职业教育与城市定位相匹配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近年来,几乎每一场在青岛举办的盛会,都会在各个领域给这座城市增添新的活力。
青岛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强化各平台间的互动,通过平台竞合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价值倍增效应。而世界职教大会就是这样一个优质的平台。
30家国际组织、境外商协会及机构参展,20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参展。会上,来自中国、德国等国家的政府、学术界、行业界、企业界、职业教育界的官员、院士、企业家和院校长进行20余场高水平主旨演讲,分享发展经验、发布最新动态、展示最新成果、提出发展理念。同时,政府间、行业间、企业间、院校间都以此为平台,开展大量交流、沟通、互动。青岛中德职业教育基地、中德产教融合联盟在会上揭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德国陆科思德教育集团、德国戴姆勒集团、海尔卡奥斯、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等20余个单位现场签署校企合作项目。
走进世界职业教育展览会的展馆,宛如走进了生产线:各种机械臂忙忙碌碌;巨大的无人机可以供学生发挥创意;拆解的新能源汽车清晰展示汽车运动原理;数控机床能灵活地“绣花”;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展示的拖拉机有着变形金刚一样的外形,能自动驾驶,能让主人坐在家里遥控它耕种……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被席卷进浪潮,产业发展需求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新兴产业,对于技能型人才、对于工匠的需求在进一步扩大,如何勇立潮头,是展会上大家讨论的焦点。
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中国代表处)的李雪在公司展位前不断给来自各地的职校观众讲解公司产教融合方案。一台模拟饮料灌装生产线的机器在演示工业互联网教学过程。“办职业学校培养人才,为企业改造智能产业线、输送人才。”李雪说,世界职教大会的平台为公司带来许多合作项目,开幕式结束后,公司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19日还有一场签约。
汇博机器人公司在展会上也遇到了不少意向客户。在青岛,青岛技师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等已经用上了这个公司的机械臂工业机器人、关节球状机器人。通过合作,学校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并轨行业标准的解决方案,企业寻觅到了商机和面向未来的人才。
利用展会,专业观众和参展单位兴致勃勃,在青岛的平台上各取所需。
青岛要建设国际大都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城市资源禀赋相匹配,与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建设山东外贸学院跨境电商联盟、中德双元制农村职教合作、莱茵科斯特培训平台、召开国际职业教育大会等,青岛职教的组合牌目标是为青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资源保障。
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青岛为职业教育困境贡献破题方案
近年来,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中国跻身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中国动力。目前,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2万所,年招生1083万人,在校生2857万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职业院校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生累计达2亿多人,现在每年毕业生1000万人左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庞大的体量下,学校育人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不接轨是最突出的问题。学校负责育人,企业负责用人,如果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不一致,课堂上教的知识企业不认可,双方都会尴尬。学校要教技能,但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校内建设的培训基地往往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在青岛,产教融合的解决方案已经初步成型,并且经过了实践检验。疫情期间,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支援生产线,去了马上就能用,职业教育在生产线上交出满分答卷,在全国传为佳话。
完善现代学徒制、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育产教融合性企业……青岛的探索在双元制土壤里发生得自然而然。
课堂上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但学技术需要师傅手把手地指导。在烹饪学校,学生拜师香格里拉大酒店等酒店的大厨,一个师傅带三五个徒弟,老匠人的心得在现代师徒制里得到传承。
学校建实训基地很难紧跟技术发展步伐,那就在企业里建基地。政府出钱,买设备,请师傅,在企业生产线上给职校学生预留实习工位,解决了企业实习生不足,设备更新换代资金短缺问题,也给学生营造了接触行业前沿的机会。目前海信、青特汽车等企业都有实训基地,并保持着有序运行。一批批学生在生产一线锻炼了本事,有的毕业后直接留下工作,也有的找准了继续学习的方向。
在校期间,学生可以考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是学历证书,X是若干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是行业承认的标准,比任何版本的课本都更接近生产实际。想要拿到高级别证书,要学理论、要实操,产业的需求直接倒逼了职业学校的课堂改革。
为了让企业积极对接职业教育,青岛培育产教融合性企业。如果企业愿意为职业教育助力,并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进入产教融合大名单,企业就能得到降低税费的待遇。目前,海尔集团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伟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恒星数据网络管理有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榜上有名。
一场大会,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职业教育的未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围绕产业发展,特别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大潮和新基建风口,营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生态环境,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青岛职业教育的探索借助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的扬声器发出了铿锵的声音。
来源:青报观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