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绝非富于神秘色彩的号角,而仅仅是人们手中改造世界的工具。从石器等古代机器到蛟龙号等大国重器,人类对机器的探索从未停止。
9月18日,山东科学大讲堂第252期顺利开启,本次活动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青岛市科技馆承办,海信学校协办。青岛市科技馆馆长张涌生、海信学校总督学马林、海信学校副校长陈嫦雯出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常宗瑜教授为300名初中学生带来《机器简史》的精彩报告。
人类发展历经几百万年的漫长旅程,学会使用工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工具即为机器的发展前身。常教授从石器、青铜器等古代机器出发,再到今日的“天眼”、“蛟龙号”等大国重器,加之医疗、建筑、农业、家用等各方面的机器,向学生展示了机器发展史的光辉历程。
讲座伊始,常教授抛出一个问题“列举你所了解的机器”,成功激起在场学生的热情,学生的精彩回答赢得了精美书签。从工业1.0到当今的工业4.0,机器发展飞速,了解机器的发展史在实现中国的工业4.0发展中尤为重要。
常教授以时间为序,从古代机械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技术展开详细讲解。古代机械时期的埃及利用杠杆和斜面修建金字塔,张衡制作地动仪,苏颂制造水运仪象台,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机器的使用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对蒸汽机进行改进,在纺织、铁路、汽船中得到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机器和机器制造的发展,内燃机被发明出来,并成功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工业化在欧洲、北美等地区在世界上推广开来。历史发展到第三次技术革命期间,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科技、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机器人等技术也全面发展。
提问环节,常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有名学生问教授,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人是否将成为AI的奴隶。教授回复,这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目前看来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商业奇才们致力于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很多职业终将消亡,就如同当年的纺织工人抵制纺织机械,手工业工匠抵制工业化标准件的生产一样。
最后,常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好文化知识,保持超强的自学能力,奠定扎实雄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第二,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保持大无畏的创新和创业精神,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第四,敢于质疑,不拘泥于权威和实事求是的勇气。第五,保持开放的胸怀,抓住时代的紧迫需求,善于合作,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常教授的指导为海信学子普及科技知识,积聚科技发展和创新力量,海信学校致力于培养科技意识鲜明的学生,少年科学院的讲座丰富多彩,他们定会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探索科技的奥秘,展示自我风采。
来源:海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