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秋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会上有哪些重点内容?一起来看:
01
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31个省区市明确开学安排
科学谋划、部署安排秋季开学和秋冬疫情防控工作,是全国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教育部要求确保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
“安全开学”要求各地和学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本校实际,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正常开学”要求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把教育教学秩序恢复到正常的课程安排、正常的课堂学习、正常的校园生活。
“全面开学”要求在满足开学条件前提下,各个地区、各类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明确秋季学期开学安排,均按照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进行。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基本上开学时间为8月15日到10月10日。
02
30省份已确定秋季开学时间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30个省份所有或部分地市已确定秋季开学时间,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在9月1日左右开学,与往年秋季开学时间大致相同。
高校根据新老生、不同年级、不同地域分批次在8月下旬至9月开学。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49所8月底前第一批学生返校,24所9月上旬第一批学生返校,2所9月中下旬第一批学生返校。
03
小学起始年级要严格按照“零起点”教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要突出“两个统筹”。
一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按照“属地统筹”的原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是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在精准分析学情基础上,针对春季学期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确保教育质量。
吕玉刚特别强调,小学起始年级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积极探索合理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使新生顺利适应学校学习生活。
幼儿园要严格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普通高中学校要稳妥实施选课走班,加强走班教学的课程编排和各项管理工作。
04
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
吕玉刚在教育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全国中小学生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一是希望大家踊跃观看《开学第一课》节目。教育部正会同中宣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策划制作2020年全国《开学第一课》节目,将于9月1日晚正式播出。
二是集中开展开学教育。新学期开学后,各地各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的专题教育资源,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05
重点整治网络环境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吕玉刚提到,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秋季学期要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着力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近期,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了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清理社会网课平台违法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净化网络环境。
另外,还要规范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使用工作,防止有害问题图书进入校园。
二是继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各地要指导培训机构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不能有丝毫松懈。依据《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培训机构规范经营,有效解决收退费纠纷,促进培训机构规范发展。
06
2020年春季学期2259万大学生参加线上学习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疫情期间,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110万门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达2259万人,合计35亿人次。
其中,湖北68所普通高校的5.9万名教师开出在线课程92.7万门次,参加学习的学生3.4亿人次。
全国高校教学大数据监测显示,此次全国高校在线课程开出率达到91%,教师在线教学认可度达80%,学生在线教学满意率达85%,很好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07
高校秋季开学要科学研判好三大因素、两个时段
吴岩表示,做好高校秋季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在上半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全局,把控住风险,继续做到有预案不乱、有准备不慌,妥善处理好“危”和“机”,在应对变局中开拓新局。
要科学研判好三大因素、两个时段。三大因素,指高校秋季开学将有千万量级大学生的全国性跨区流动、数万大学生将在一所学校有限区域内高密度聚集以及将以全天候24小时的方式长期生活相处。
两个时段,一是从现在开始至10月15日,是高校老生和新生陆续集中报到、各类人员持续汇集的高峰时段。
二是今年12月中旬到明年1月中旬,由于天气转冷进入冬季等原因,有权威医学专家提出,这有可能是病毒再次活跃的时段。
08
推出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会上表示,教育部将在秋季学期重点推进四项工作,其中之一即全面深入推进“四新”建设。
新工科将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加强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布局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动高校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农科将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推进一批新农科建设项目。
新医科将研制《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新理念推进医学发展,以新定位谋划医学教育改革,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将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持续推出中国政法、中国新闻、中国经济、中国艺术系列大讲堂。
吴岩表示,下半年,将继续遴选3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出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公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09
11月将召开首次世界慕课大会
教育部在秋季学期重点推进四项工作还包含了举办世界慕课大会。加快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深入推进教育观念革命、课堂革命、技术革命、方法革命,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
吴岩表示,今年11月将召开首次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世界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成立“世界慕课联盟”,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贡献中国在线教学的经验与智慧。
10
高校教学模式将转变为线下教学为主
吴岩指出,高校秋季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高校的教学模式将从上半年的线上教学为主,转变为线下教学为主、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二是课堂理论教学、学校实验教学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将全面推开;
三是针对可能出现一个学校突发的个案性疫情或一个地区多校发生疫情,相关高校要根据情况及时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或全面转为线上教学。
各地高校要坚持一手抓安全防疫,一手抓教育教学,把“战时”在线教学的“新鲜感”转化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11
教育部反对高校一刀切封闭管理
会上王登峰表示,目前,境外输入情况乃至于国内零星散发甚至局部暴发的疫情情况依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学后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过度防控,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面对目前学生最关心的“十一假期能不能离校”问题,王登峰表示,十一假期和周末、课后的管理是一样的,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作出安排。不鼓励一刀切,但一定不能放松疫情防控,要对疫情防控带来的不便充分理解。
对部分高校“封闭管理”现象,王登峰表示,一要严格做好校门管控,二是要求师生非必要不外出。王登峰强调,“这既不是封闭式管理,也不是不准出来。”各地要因地制宜,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增减,提出符合当地、当校和个人疫情防控的标准和要求。
12
中小学学生近视率半年增加11.7%
王登峰表示,疫情期间,教育部对9省份14532名中小学近视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比2019年年底的普测和今年6月份的调研结果发现,这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个百分点,而高中学生增加了3.8个百分点,显然小学近视率增加最快。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近视和上网课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户外体育锻炼和照明环境、书桌高度等因素有关。
13
大力加强防疫人才培养
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
吴岩表示,在今年上半年抗疫第一线,高校医学院校各专业的教师和同学们积极投身到一线工作,成为“最美逆行者”。数据显示,全国138所高校371家附属医院,1.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下一步,将全面部署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大力加强防疫人才培养。
第一,加快研制出台《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
同时,要强化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围绕药物创新、疫苗攻关等领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医学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加快疫苗药品的研发工作。
第二,要研制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个《意见》就是要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作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的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等具体举措,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的培养。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