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打人、咬人时,家长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第二点!

2020-08-09 09: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家里有一个喜欢打人的小孩,是什么样的体验?”

  朋友思文最近是深有体会,暑假期间,她因为娃打人、咬人的事,不知道和小区里的家长道歉过多少次。

  说来她也奇怪,在家挺正常的孩子,怎么一出去就喜欢和小伙伴动手呢?

  这不,前几天晚饭后,思文带娃到小区放风,儿子和一小姐姐玩小汽车正嗨,思文也乘机松口气和家长们聊聊天。

  可天还没聊热乎呢,就被小姑娘的一阵哭喊声打断了。

  几位家长顺着声音一看,好家伙,思文的儿子正咬人胳膊,把小姑娘给疼的。

  思文见状,二话不说上前把儿子提溜一边去,狠狠呵斥几句后,赶紧给人道歉。

  好在小姑娘没啥事,思文又买了点零食作为赔礼,才应对过去。

  可这件事过去了,还会有另外类似的事会发生,想想都让思文一个头两个大。

  都说养娃是升级打怪,打完一关还有一关,一关更比一关难。

  其实,针对孩子打人这个难关,很多家长都不陌生,因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尤其是6岁前,孩子打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玩游戏、吃零食、做活动.....甚至在公众场所,只要发生矛盾,都有可能发生小朋友打人的行为。

  对此,很多父母不明白:

  平时教育得挺好的,怎么还会出现打人、咬人行为?

  孩子出现这种现象,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孩子为什么打人、咬人

  关于孩子打人,只有当我们了解孩子打人背后的形成因素,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矫正这种行为。

  其实关于孩子打人,常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孩子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精细动作发展不一样,有时一着急,手部动作就显得粗暴了一点。

  我家蛋蛋有一次就因为自己的笨拙而闹了不开心。

  本来他想通过拍拍头表达对邻居弟弟的喜欢,但一不小心,动作重了,看起来就变成打人了。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要梳理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引导娃如何恰当地表达。

  模仿家长

  毫无疑问,孩子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是家长。

  在孩子思想意识发展不成熟阶段,他们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家长产生的。

  如果家长性格暴躁或者喜欢动手动脚,那么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渲染下,也会变得易怒有攻击性。

  一个前同事就曾抱怨自家娃易怒易躁,和小朋友处不来,他经常因为孩子打人被老师叫到学校去。

  但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孩子,他平时和老婆的相处就容易急脾气,两人也会发生一些肢体摩擦,孩子耳濡目染才变成如今模样。

  所以,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也要第一时间找找自身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孩子矫正。

  影视剧影响

  现在生活条件好,小孩普遍接触电子产品比较早,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影视剧也会蜂拥而上。

  如果家长疏忽不加以筛选和引导,孩子也会被电视中的一些情节吸引,继而生发出模仿的想法。

  所以,给大家两点建议:

  一、尽量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不要放任孩子一个人观看;

  二、观看过程中,遇到此类情节,要引导孩子学会辨别。

  如此,才能用电视给孩子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同时,也能规避一些认知上的差距造成的行为偏差。

  不会准确地表达情绪

  孩子纯粹得像一张白纸,不加任何杂质。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情绪都是外露,且不加迟疑的。

  有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就会拍手叫好,如果被同伴惹得不高兴了,就会下意识地想推一把。

  而且他们也喜欢用打一下、碰一下的方式来引起对方注意,表达自己想一起玩的意愿。

  只不过言行会有偏失,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

  家长要如何做?

  帮助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喜好溢于言表,有时候见到喜欢的人或事物,会很夸张地表达出来。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会孩子用打招呼、或者拿玩具等方式来吸引小伙伴的注意,来表明自己想加入他们一起玩。

  孩子社交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长要传授孩子经验,帮助他们展开愉快的社交。

  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

  都说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言行举止尽量做到宽容周到、情绪平和,那么孩子也会从中学会到很多待人接物的方法。

  而且家长们千万别忽略这些,也不要觉得孩子小不会懂。

  但事实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脑海中,并形成自己的第一认知系统。

  对孩子的打人行为,不要反应过激

  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第一时间不是疏导,而是狠狠批评一顿,有时还会上手。

  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过激的教训可能只是当下震慑到了孩子,但却起不到长期的教育作用。

  而且过激的反应也会让娃的情感受到伤害,比如惊吓到孩子,还有会让他感受到巨大的挫败感,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孩子。

  这些都是得不偿失的。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年龄阶段,我们都会接受不一样的挑战,但只要家长们稳住阵脚,一点点地耐心引导,都能陪伴孩子茁壮成长!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