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将女儿送进北大:每个学霸背后,都有一个懂得付出的家庭
2020-07-02 14:54 来源:光明教育家
中国家长为子女的教育几乎不顾一切,学前辅导,上兴趣班,课外补习,择校焦虑...
今天分享一位中学老师在女儿教育上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们不讨论这种教育方式的对错,一种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家庭,只是希望让大家看到更多教育的可能性,在子女教育上有所启发。
求学之路,就是越过一道道坎儿:中考是第一道坎儿,高考是第二道坎儿。
有些人认为,我的女儿能顺利考入北大,是因为她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但他们并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潜能。他们最终没有成功,往往不是因为孩子自己,而是因为家长。
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家长,在送女儿上北大的这条路上,也经历了艰辛,也有过波折。
孩子的成败,自始至终都不单单掌握在孩子一个人手里,同时也掌握在家长手中。
作为一名家长,什么叫真正的解脱?什么叫真正的轻松?
在孩子考上大学以后,那才叫彻底的解脱、彻底的轻松。
我之所以坚决辞去青岛的工作举家搬到北京,源于多年前我和朋友的一次畅谈。
那年我三十六岁,是山东最好的学校之一——青岛二中的教导主任。
有一天,我满身疲惫地回到家,孩子的妈妈劈头盖脸地就冲着我喊:
“你一天到晚忙得不着家,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了,你从来都不管!”
原来,妻子刚刚开完女儿的家长会,老师反映女儿的学习一塌糊涂。
妻子急火攻心,就向我发泄,而女儿当时还只是个小学生,我认为她还没到让我们花心思的时候。
正好,一个朋友看到我失魂落魄的样子,就把我拉进一家小饭馆。
人的一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是什么呢?
金钱再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职务再高,迟早要从这个位子上退下来。
只有孩子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事业的延续。
过去,我们一家四五个孩子,老大不行,老二、老三接着来;一个战士倒下去,后面的战士冲上来。
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希望,败不起啊!
猛然间,我就醒悟了。比起山东,北京的名校多,学习氛围好。
于是,在那年的夏天,我辞掉了在青岛的一切职务,领着老婆和孩子,一路到了北京。
8月18日,我们来到了人大附中,在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小房子里放下了行囊。
8月19日,我们不去爬长城,也不去逛故宫,而是领着女儿去参观北大和清华,为她打造“名校梦想”。
自此之后,我带着全家在北京安顿下来,一心一意地扑在培养女儿的“事业”上,不断学习,想尽办法。
我努力为女儿铺好每一条道路,女儿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在这些道路上种满了“鲜花”。
所以,在埋怨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家长要先想想:作为孩子最好的帮手,自己有没有倾尽全力?
那年女儿中考结束,她没能考上重点高中,难受得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好几天都不见我。
一个小孩子,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要花的有花的,衣食无忧,一心一意地学习不就行了吗?她哪来那么多的愁事呢?
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忧愁,甚至比我们大人的忧愁还要多。
老师一次无意识的忽略,同学一句随口的笑骂,妈妈刹不住车的唠叨,爸爸令人失望的眼神……都可以让孩子的内心千回百转、黑云压城。
孩子的内心是脆弱而敏感的,他之所以学不好,往往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更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因为心理负担太重。
也就是说,学习之外的事情对孩子的干扰太大,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效率。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孩子内心沉重的压力,体会到自己为人父母的冷漠和无知。
我感到很惭愧,因此决定先向女儿道个歉。没想到敲开门后,女儿先开口了。
“谁说我失望了?我的女儿是什么水平我知道,你只是一时没发挥好罢了。”我接她的话。
“老爸,你不生气?”女儿吃惊地看着我说,“那真是太好了!”
虽然女儿不再担心我的责备,但她还是有些难过,因为她把上重点高中这件事看得很重,认为这是她考入名牌大学的唯一途径。
想要解开她这一心结,让她不再难过,我就要对症下药。
“倩倩,你看,你之所以这么难过,是因为你觉得考不上重点高中就等于考不上重点大学了,对不对?”
“老爸教了这么多年书,见过很多上了重点高中依然落榜的学生,也见过很多在普通高中里头走出来的高才生。所以,上哪所高中只能决定你未来三年在哪里上学,和你能否考上名牌大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决定你考上什么大学的,是你在未来三年里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有很多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考好,就马上开始训斥:“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拿这样的结果回报我们,你对得起我们吗?”
或是说:“我同事家的孩子都考上大学了,就你没考上,你怎么这么没用啊!”
孩子没考好,本来就既难过又害怕,这时家长再给他迎头一击,有的孩子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和父母关系恶化。
有的孩子因此丧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更加不好好地学习了。
所以,家长们不妨像我这样:积极面对孩子的失败,帮孩子找到正确的道路。
女儿没有考上她心仪的重点高中,但按照学校给我的优惠政策,她可以就读人大附中。
我决定陪着孩子学习,她上高一哪个班,我就给哪个班教数学。
大多数老师都会回避子女,不让孩子在自己教的班级里,就好像一些医生不能很好地给自己的亲人看病一样。
但是,为了更充分地掌握女儿的学习状况、情绪变化,我还是走了这招“险棋”。
过去我跟孩子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语言暴力、表情暴力我随时随地都会动用。
辅导别的学生,一遍不会讲两遍,我总能笑眯眯的,一点儿也不急。
我总是压不住火:“你看你,讲了多少次了,怎么还错呢?”
于是,我开始降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把她当作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学生来对待,慢慢容忍她犯一些低级错误。
家长们要记住:在孩子没有成年之前,即使他和你再亲,你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亲切、平和。
有一次,女儿跟我说:“老爸,你别生气,我这次外语考试没有上次考得好。”
女儿吃惊地说:“老爸,您是不是悲痛过度啊?怎么100分比130分还好呢?”
我说:“当然了!你想想,从这张 100分的试卷里,你是不是发现了自己平时学习的很多不足之处啊?”
“你是希望这些问题早一点出现,还是等到高考那天再爆发出来呢?”
我继续假设:“如果你这次考得很好了,接下来的寒假,你还会抓紧时间查漏补缺吗?”
我拍着她的脑袋,说:“所以,孩子啊,这个100分来得多及时啊!”
于是,我们父女俩相视一笑,开始一起分析试卷上的错误。
那就是:当女儿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她考得不好,我就假装不知道;她考好了,我就会神秘地对她说:“听说倩倩同学大获全胜,可喜可贺!”
女儿不再怕我,还跟我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无论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生活上遇到什么烦恼,她都会来找我倾诉。
她考不好的时候,也不再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哭了,而是主动地找我分析试卷上的错误,商量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像我和女儿关系这样融洽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有这样的父母,孩子就多了一个朋友,人生也就多了一条路。
晚间游人稀少,我们漫步在昆明湖畔,迎面吹着凉风,不谈学习和高考,而只是漫无目的地闲聊——聊女儿的童年,聊北京的风光。
走了好长时间,我们累了,也饿了,于是来到一家重庆餐馆。
我就这样陪着她吃了很长时间,等我们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我又怕她害怕,于是再把她卧室的门打开一条缝,把客厅的灯光调到最暗。
我不出声,不看电视,只是静静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全神贯注地听孩子的呼吸声。
我听着她的呼吸声,就能判断她是不是睡着了,睡得香不香甜。
半个小时过去了,当听到孩子的呼吸声渐渐平稳,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早,我跟女儿说:“傻丫头,昨晚睡得好吧?不到十二点你就睡得死沉死沉的。”
女儿笑笑:“爸爸,其实昨天晚上两点钟我都还没有睡着呢。”
她说:“我知道您坐在客厅里呢!怕您担心,我就故意装作睡着了。"
我多次出去做讲座,每每和家长们讲起这一段,台下总是一阵唏嘘声,甚至有些家长不停地抹眼泪。
在高考那段艰苦的岁月,父母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后勤保障,其实孩子也在默默地陪伴着父母,支持着父母。
家长能和孩子携手走过高考,互相给予支持和力量,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程,对家长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做了多年的高三教师,陪送过众多学生走进考场,但是陪伴女儿高考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也让我对家长这一角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亲子间相互支持,一起经历的这段特别的岁月,将成为彼此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女儿上学的这十几年,我力争做好每一件小事,说好每一句话,最终才将女儿培养成才。
家长所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子女成才道路上的关键环节。
学霸的培养,就是要从小事做起。
来源:光明教育家
原标题:父亲将女儿送进北大:每个学霸背后,都有一个懂得付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