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痛定思痛之后,让人们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让人们开始审视曾经的生活历程。当人们全力以赴救助生命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震撼,是人性中最能让人热泪盈眶的感动。当生命受到威胁时,生存就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最大课题。与危机中的状态不同,正常的教育是在稳定与安全环境中展开的,当没有遇到生命安危的重大考验时,学校教育能否尊重生命、敬重生命,就成为能否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试金石。好的教育是在面对没有生存压力的常态中,却能够以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和激发学生生命的自身潜能,全力支持学生实现最好的发展,真正担负教育应有的价值和使命。
今年春天的这场疫情,教育承受了从未有过的生命之重,引发更多对生命教育的思考: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是否让每个生命感受到了尊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真正的生命教育不应当是遇到生命危机时开设的课程,而应该是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把关注生命、敬畏生命作为教育的第一要素和出发点,让每个生命感受到强烈的尊重和尊严,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自身蕴含的发展潜质与价值
当教育面对学生时,对每个学生自身内在生长和发展元素的认识和理解就非常重要,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育者认为学生的生命就是一张白纸或者白板,那么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就都可以由成人所决定;如果教育者认为每个学生有自身发展的潜质,那么教育设计就应当从学生的潜质出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就要依据学生的潜质基础展开。大量的教育实践和事实证明,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或白板,而是如教育家怀特海所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元素是多元和多样的构成,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NO.1
一是学生具有人格尊严,这是学生人性中最基本的元素,即作为人的存在所具有的社会性特质。这意味着学生不论年龄大小、性格如何、聪明与否,每个人自出生时起就具有人格的尊严,这既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底线也是人性的最高标准。理解这一点,就能够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给孩子以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人格,让孩子保持自己的尊严。
NO.2
二是学生具有自身发展的潜质与个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带领“零点项目”团队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不仅让人们能够清楚认识自身所具有的潜质,从而在事实上确认了每个人所具有的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而且让每个人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也具有优势智能,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秉赋差异,从而为教育认识每个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为实施差别化的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NO.3
三是学生具有自身发展的需要。每个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发生了,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罢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从低到高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生命的发展需要既是自我内在需求的必然,也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动机和动力。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其自身的环境条件和经历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与受教育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必然需要教育环境的引导和激发,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努力构建促动学生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生命自身所具有的这些元素,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必然存在着。只存在有差异性的生命,不存在不需要尊严、没有潜质和没有发展需要的生命。教育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且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二、创造适宜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唤醒生命自身的价值
每个生命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元素,为其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自我能量的最大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身发展的能量“发动机”就是其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容易被教育者忽视。当一个人的自身发展受到尊重的时候,当一个人具有更大的自我发展权的时候,当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爆发出发展的极大能量。每个学生发展最好的教育环境,就是学校为学生创造的自主发展的环境,使其能够拥有发展的主动权,拥有自主发展的规划设计、自我实施、自我反馈与评价等的权利,从而实现自我最好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教育必须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让每个生命自身的潜能挖掘和个性发展得到肥沃的土壤。学校环境是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结合体,学校创造的物质环境受限于财力投入,具有很大差别,从更长远的意义看,能够对于学生产生影响的固然有物质环境所提供的支持,其实更加重要的却是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这样的环境不屈从于物质的条件,而是完全依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文化等因素而构成,能够让学生自然天性的内涵品质尽情地张扬。适宜学生的生态环境,应当具有以下三个基本内容:
NO.1
营造学生学会生活的氛围。把日常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内容融入校园,让学生获得许多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应对生活、创造生活等的机会和场景,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生活的认知和体验,而且还能通过生活学习更多书本难以获得的知识。杜威说:“生活是不能用知识去了解的,要了解生活只有去生活;行为是不能用知识了解的,要了解只有去行为”,还说“真正名符其实的知识,即养成对任何事物都应付的才干,只有通过积极而密切地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生活即教育”,正因如此大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生活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才干增长的价值。今天的学校由于应试教育自建藩篱,阻隔了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于学校和教育的兴趣因为隔离而日渐衰减。生活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每个学生未来需要去适应的场景,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人的生存空间,也就没有真正生命教育的存在。
NO.2
创造学生个性彰显的环境。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是生命独特价值的基础。个性发展是每个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最能体现个体因差异而独特的生命品质,学生自身和谐发展正是建立在个性发展基础上各种素质的相得益彰。教育尊重生命的价值,就必然尊重生命的个性,并为其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资源。创造个性获得尊重和张扬的教育环境,就是从生命个性独特存在出发,为每个生命个性潜质的张扬提供充分的舞台。同时,也要创造机制、条件和资源,引导和激发个性发展的方向。个性发展并非否定学生的全面发展,恰恰相反,个性发展能够让学生因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使其更加自信和阳光,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内在需要和动力,带动学生实现自身各个方面更好地发展。
NO.3
搭建学生智慧生成的平台。学生的发展既需要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更需要获得直接经验,而且对于学生发展而言,直接经验,也就是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更加重要,因为学生的许多发展兴趣,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正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起来。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直接感受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实践创新等的生命价值。相对于单纯知识的学习,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使其在“做中学、学中做”,正确理解知识的价值和发现自我发展的兴趣,综合性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且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创新实践的能力,锻造自己的智慧。
三、激发学生,为生命创造价值
学生发展具有自我实现的属性,这是毋庸置疑的。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动机、活力是其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这也决定了每个生命最终发展的高度和长度。当一个小孩子成长为学生,进入了一个具有不同外在影响因素的平台和环境后,他的生命价值就不是自我的独自行走,而是开始了具有社会性元素的学校生活,并且不同程度地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生一旦与学校紧密联系,学校的影响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教师的影响、同学的影响、制度的影响、文化的影响等等,都在给一个人的学校生活打上印记。所以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和未来。确实,优秀的学校往往创造了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校园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受到了环境的熏陶和浸淫,使自己具有了不同一般的能力素质和精气神,具有做人做事的更大格局和境界。优秀的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善于激发学生生命的内在价值,并在不断创造生命价值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具有了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能量。在激发生命的教育中,每个学生都能如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自身的能量与潜质,另一方面,学校在激发学生的同时,还要通过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品质,使其既有对梦想的向往,更拥有实现梦想的基础和条件。激发学生应该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应当努力创造激发的氛围和条件。
NO.1
一是创造良好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激发学生的发展动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是自在的、自为的,也是自主的和自觉的。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能够让每个学生受到文化的熏染,然后产生自我更好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冲动,实现自我内省式、自觉性、自主性的发展。这样的文化具有这样的特质: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给学生以自由;多元的与和谐的;开放的和卓越的。由此,每个孩子的思想和独特智能都能得到尊重,并且能够获得和谐发展的资源和条件支持;每个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进取愿望和卓越意识,从而使自己发展的能量与潜质最大程度彰显,实现自己的最好发展。
NO.2
二是创造引导与激励的制度与机制,激发学生发展的愿望。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素质的挖掘,从群体看,有些学生的潜能需要外在机制的引导和约束;从个体看,学生的有些潜能需要外在条件和因素的诱发。因此,在文化自觉性之外,还需要学校创造良好的机制,用机制引导和约束的力量,使学生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如用贡献度评价学生,那么就会给许多学生以明示,必须为学校、同学和社会做出更多的有贡献、有价值的事情,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尊重,以此体现自身的价值。机制的设计,应当是基于对人类道德品质的正确反映、对人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对教育规律的正确理解、对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预见,其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并约束那些消极和负面的能量。好的机制,能够实现从外在价值追求向内在发展动机的转化,从而实现学生发展的自我超越。
NO.3
三是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行动的热情。实践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问题,给学生提出更多更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促使学生不断生成发展的冲动;另一方面,实践给了学生获得许多新知识的机会,并且当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解决了实践问题而获得成就感时,又会激发学生提升自我素质的意识和愿望。双轮驱动式的实践价值,让学生不断获得动力,激发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学校应当科学设计实践活动,不仅要注重实践应具有正确的价值引导,更要给学生创造实践活动中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生命教育,需要课程的支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个生命得到尊重,并获得释放潜能的机会。通过教育对生命的浸淫和滋养,让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唤醒、对生命的激发意识真正融入学生心灵。当教育让每个生命感受到尊严、价值和成就时,教育敬畏生命的品质就会完美呈现,生命教育就会如潺潺流水,在每个学生心中自然流淌,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