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习分三层,你的孩子在哪一层?

2019-11-19 17:45 来源:家长帮青岛站

-1-

学过

  在课间的时候,家长经常问孩子一个问题:老师上课讲的这个你以前学过吗?往往那些上课比较活跃的孩子会说“学过”,我曾经在xx地方看过。这就是“学过”的含义。

  学过,更多强调的是一个印象,有没有曾经见到过。而孩子对于“学过”的理解,也是“是否有印象”,这种印象,是一个“模糊匹配”的概念。

  比如说行程问题有若干类型,如果你问孩子“你有学过行程问题吗?”大部分孩子都会说“学过”,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匹配“行程”两个字——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来说无论你问什么知识,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学过”。

-2-

学会

  其实我们都知道“学过”是没用的,于是就出现了“学会”的概念。由于家长都不是专业老师,所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学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有一个方法,就是看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好为学会,考试成绩不好,就是没学会。这种方法简单粗暴,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判断是否学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考试是一个综合的考察过程,除了是否学会之外,身体状况和心情也会对考试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
  “学会”也包括学会知识和学会考试。比如我上大学时,老师会教我们如何在读不懂一篇文章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出阅读理解题。于是我学会方法后,做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提高了,这叫“学会考试”,不叫学会知识。

-3-

学懂

  那什么是“学懂”?我们先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学懂”的感觉——如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等。

  在这一点上,不可否认,国外的很多科普节目做的很好。我算个思维比较奇怪的人,我经常琢磨,这飞机在天上飞着,要是突然掉下来了怎么办……
  后来看了一些国外的纪录片,我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飞机在天上飞的好好的,是不会掉下来的,如果掉下来,一定是由于“升力”不够,而“升力”不够,则是因为翅膀不够大或者速度不够快。
  什么叫翅膀不够大?比如说倾斜太厉害,或者是机头太高或者太低,都是相当于减少了翅膀的面积;而飞机迎风面过大,则可能导致速度变慢,速度变慢升力不足,也会出现掉下来的情况。
  你看,我刚才的解释中没有用到什么“伯努利原理”或者“流体力学”这种话,而且我写不出任何一个物理公式,但是我可以把“飞机为什么飞的好好的会掉下来”这件事情解释明白了。

-4-

如何判断孩子是学懂了

  第1层次:确认孩子的自信心。
  针对孩子做过的题目,多追问几次:“你确定吗?”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能检验孩子是否“真懂”,但一定能检验出孩子“不真懂”。只要孩子打迟疑,那么就说明孩子还存在疑问,并不是“真懂”,那么就需要再加强、加深。如果孩子给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Yes!”,那这个问题就算过了。
  第2层次:孩子给家长讲题。
  会说才是王道!讲题,是对孩子知识掌握、逻辑思维的综合考查,如果孩子能够把一道题顺利讲下来,那么基本上孩子就是真的掌握;如果磕磕绊绊、吞吞吐吐,那么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很多家长说:这块知识我也不懂,怎么办?其实,这里并不需要家长懂得多少,家长只需要把握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勤问“为什么?”即可。
  因为现阶段所有做题中用到的结论,都可以直接来源于教材——真懂了,孩子自然张口就能说出来;说不出来,那么就说明这一步是蒙的、猜的、背下来的。
  第3层次:无资料复述。
  就是说每一部分知识,孩子都能够在不借助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将知识体系、知识要点、解题方法甚至常见考点、典型题型都能够完整复述下来,那么说明孩子对于这一块知识是烂熟于心的,真正是做到了“心中有乾坤”。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