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全靠老师?不!父母才是第一责任人!

2019-09-11 17:41 来源:青岛新闻网教育

  “老师,我家孩子就全交给你啦!”

  “连这都不会,老师是怎么教的!”

  ……

  各位爸爸、妈妈,您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或者有过这样的念头吗?

  在孩子出生后,3岁左右就会上幼儿园,6岁以后就会进入学校开始他漫长的学习旅程。正是因为孩子很长时间都是待在学校的原因,许多家长有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天职。

  但其实,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根,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发展道路,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其他基本无从谈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可缺位,更要发挥言传身教作用,用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影响孩子成长的要素

  内因:遗传、个体自身

  外因:环境(家庭、学校、社会)

  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家庭以其血缘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尤其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形成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场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舞台。家庭结构、空间布置方式、父母的家养方式、言行习惯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构成了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即家庭环境。

  作为一个刚刚生下来的孩子,他又是怎样适应这样一个非常陌生的家庭环境呢?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人的能力既不是延续下来的,也不是从动物的潜能转换而来的,而是来自于儿童时期的自我构建。

  幼儿时期,人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吸收性心智。比如家庭的环境氛围是暴躁的,孩子处事的时候也会比较暴躁。家里父母都是有商有量的,孩子和人交流时,也会温柔耐心。

  儿童的这种自我建构的能力,帮助其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地选择成长所需的一切因素,大约在6岁左右就减弱了。

  儿童总是不自觉、下意识的感受、鉴别和吸收来自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人或事物的密切接触与情感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塑造自己,从而形成个性和特定的行为模式。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七岁左右,人的个性性格,基本上已经稳固下来。因此,儿童在幼儿期所获得的一切都将影响他的一生。

  (二)家庭和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永远背景和底色

  儿童大约在6岁左右建构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习惯、情感和思维方式,因而家庭环境是是儿童成长中永远的背景和底色。

  习惯大多来自无意识地来自模仿

  人类的每种行为都无法超越他生存的环境而独立存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构成了我们一系列根深蒂固的习惯。儿童习惯的形成很少的通过教诲形成,更多是通过无意识地模仿获得的。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重要他人

  孩子来到人世间最先认识的人是爸爸妈妈,孩子最早学会说的词汇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重要他人,也是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第一次说话、吃饭、穿衣、上学等等,都与父母相关,在这无数个“第一次”中,孩子拉开了人生的序幕。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生下来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他们会从父母身上学基本的生存知识,通过与父母的互动知道如何语言、思维和交际等。他们会模仿家庭成员的任何的表现,并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习惯、性格和个性等。

  (二)亲子关系是幼儿成长中的最重要关系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特别对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亲子关系直接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兴趣理想等人格特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

  (一)从法律上看,父母具有监护孩子成长的职责。

  监护,是一个法律词汇,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对缺乏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制度。监护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监护人通常是与被监护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中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

  (二)从道德上看,父母具有道德监护的重要职责。

  道德监护,是指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或受教育者的道德成长进行保护、监督、调节和引导,使其远离各种道德风险和外部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父母的道德监护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价值:

  父母的道德监护是一种约束力,提醒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父母的道德监护是一种保护力,避免儿童遭受不良道德的侵害。

  父母的道德监护是一种控制力,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父母道德监护的缺场增加了儿童的问题行为:

  一类是攻击性行为,通常表现为外向型,上课不专心、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与同学不合作等情况,具有明显的破坏性、扰乱性和对抗性。

  另一类是退缩性行为,通常表现为内向型,许多留守儿童身上平时多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

  小结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孩子成长的监护人,父母无论在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应该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尽可能减少各种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

  父母首先应该切实担负起第一监护人应有的责任,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