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素质教育堵死了贫寒子弟上升的唯一通道吗?

2019-08-13 17:06 来源:李镇西

  1

  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叫:《素质教育,会把寒门子弟永远挡在上升通道之外!》

  当然,类似更多的话并不是直接指向素质教育,而是这样说的:“如果取消了考试,农家子弟将失去上升的最后通道!”“就目前来说,高考无论有多么不科学,但依然是相对最公平的制度。”“高考是最后一道公平的底线。”……这些说法都是在肯定应试教育“合理性”的前提下说的,因此潜台词依然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

  还有一篇据说是农村孩子写的文章,题目是《你要你的素质教育吧,我只想上清华》。看这个标题,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是的,所有善良的人,或者说凡是有着起码良知的人,面对类似的说法都不会无动于衷。我们都不希望学校教育成为阶层固化的工具,不是少数精英和贵族的“奢侈品”,而是实实在在为普惠平民百姓提供的服务。

  有人说:“教育,是底层百姓除了造反之外,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也是最便捷的途径。”西方人爱说“天赋人权”,受教育权也是人权的一部分,因此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良好的高等教育(考上大学),是任何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

  如果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只是“锦上添花”地助力于“上层精英”或城市孩子,而忽略了“雪中送炭”,冷落了广大底层的孩子,这样教育不要也罢。

  2

  但是,所谓“素质教育堵死了贫寒弟子上升的唯一通道”之类的说法,都立论于一个假象的前提:素质教育是不要考试的,素质教育意味着取消高考。因此,持论者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先把“考试”完全排斥在素质教育之外,然后再对素质教育大加抨击。

  不少人都把有无考试视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这个错误的前提下,自然就会有种种似是而非的糊涂认识。

  当然,早就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不那么科学准确的概念。”甚至还有人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从学理上说,这一对概念当然还有讨论的空间。著名学者郑也夫就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概念的内涵上说就是有问题的。我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素质教育是一个荒唐、无奈而必须的概念》。

  但二十多年来,大家都这样说这样写,其特定内涵也约定俗成。所以我们今天就不讨论这两个概念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如果真要深入探讨,那是另一篇博士论文的任务。

  既然从党和政府的教育文件到一线教师的日常总结,我们都已经习惯了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来表述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那么今天,我想用最通俗简洁的语言说说二者的本质区别。

  素质教育包含了应试,且追求应试成绩。因为既然是教育,就必然有考试,没有考试的教育就不叫教育——当然我这里特指“学校教育”。而既然有考试,当然就得应对考试,简称“应试”;而既然有“应试”,自然就得追求尽可能高的考试成绩,包括考上清华北大的成绩。在这一点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完全一致的。素质教育并不影响任何学生“上清华”。

  所以,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谈应试和升学率,这没有什么理亏心虚的。有的学校生怕被指责为“搞应试教育”而讳言应试和分数,那是不自信。面对所有学生抓升学率不可耻!

  但素质教育又不仅仅是考试和应试成绩,还有应试和成绩以外更丰富的素养,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这些虽然都是现行考试制度无法测量的,但很重要,非常重要,相当重要。

  3

  有人会问:“既然素质教育也有考试,那和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应试教育的错误不在有应试。我们之所以用“应试教育”这个概念,是因为这种教育只追求应试: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这样的教育就是畸形的教育。不少学校的课程直接对着中考高考科目,与中考高考科目无关的,一律不开设,或者仅仅存在于教室墙上的课表上,以应付上级检查。

  这样的学校,已经没有教育了,只有“教考”;这样的校园,也没有学生了,只有“考生”。所以我们批评应试教育,不是批评应试,而是批评只有应试。

  简单总结我上面所说,素质教育并非取消考试,相反,没有基于所有学生(注意,我一直强调“所有学生”)原有学习水平提高的考试成绩(当然包括高考和中考),就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

  可见素质教育就包括了让能够考上清华的孩子上清华。而应试教育的要害,不是有考试,而是仅仅有考试,除了考试别无他求。

  还有一句貌似正确的话也经常听一些教育者说:“其实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矛盾的。为什么要将二者人为地对立起来呢?好的教育,总是要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和谐统一,达到一个平衡。”

  不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前者着眼于人的全面成长,而后者只着眼于人的片面而畸形的发展。一个要“全面成长”,一个要“畸形发展”,你说这二者如何“和谐统一”?这个“对立”不是“人为的”,而是客观存在。

  顺便说一下,有人振振有词地说:“难道应试能力不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吗?”当然是,但如果只培养人应试的能力,这样的“素质”再高,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畸形的。

  素质教育包含了应试,但“应试”不等于“应试教育”。所谓“二者统一”“不矛盾”“可以到达平衡”等等观点混淆了“应试”和“应试教育”的概念。“应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和环节,而“应试教育”则是一种片面畸形的教育模式。

  这样说来,似乎应该这样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注意:是“应试”不是“应试教育”)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嗯,比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矛盾”的说法来,这样说是一个进步,但依然不准确。

  因为这个说法,把“素质教育”和“应试”还是看作两个主体,只是二者“不矛盾”。并非如此,“素质教育就包含了应试”,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何谈“将二者统一”?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器官,而不是外置于人体的东西,我们能说“肝脏和人体其实是不矛盾的,二者完全可以和谐统一”吗?

  也许有人又会说:“应试教育实打实,看得见摸得着;而素质教育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缺乏操作性!你能够说出一个搞素质教育的学校吗?哪怕是一个!”

  所谓“素质教育只是一个概念”,显然是把素质教育理解得太高大上了。我不想在此进行繁琐的论证解释,我依然想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我对素质教育在操作层面的理解——

  只要目中有人,就是素质教育!

  再说具体些,所谓“目中有人”,就是把学生当人——全面发展,注重人格、尊重个性、培养创造力,就是有人的气息、人的情感、人的尊严、人的温度……大到一所学校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评价创新、教学改革等等都要有“人味儿”,小到一位老师在发试卷时不动声色地把角卷上再发给没考好的学生——这个细节正体现出了浓浓却不露痕迹的人情味。这就是目中有人,这就是素质教育。

  我们不要因为某些学校的升学率高,就说人家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同样追求很高的升学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教育有没有“人”的含量。

  我愿意重复我说过的一段话:“不管素质教育的内涵多么丰富,它都指向人的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只要心中随时真正装着‘人’——人的心灵、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未来……而不只是分数,那么你教育的举手投足,时时刻刻都是素质教育。”

  4

  回头再看这些话:“素质教育,堵死了贫寒子弟上升的唯一通道!”“如果取消了考试,农家子弟将失去上升的最后通道!”“就目前来说,高考无论有多么不科学,但依然是相对最公平的制度。”“高考是最后一道公平的底线。”“你要你的素质教育吧,我只想上清华!”……是不是在理解上有片面偏颇之处,甚至在逻辑上也不那么严密呀?

  放心吧,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可能废除任何考试制度,因为它本身就必然包括了应试,它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必然追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业上尽可能提升,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上升”的通道,包括上清华。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