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看过《少年派》,10个妈妈9个觉得自己是王胜男

2019-06-23 12:29 来源:青岛交通广播FM897

  最近频上热搜的国产剧《少年派》剧中典型中国式备考家庭的日常,让无数考生和家长感叹:“被窥探了生活”!

  小编也在追剧,发现身边对此剧最有感触的不是高考生,而是妈妈们。10个妈妈里有9个,觉得自己简直王胜男(剧中人物林妙妙的妈妈)附体——

  01

  剧中闫妮饰演的王胜男,是一枚标准的“虎妈”:不仅在女儿林妙妙刚踏进高中的大门时,就开始给孩子“高考倒计时”:

  平常更是360度无死角“盯梢”:孩子有没有定时上厕所、孩子去厕所了老不出来在干啥、孩子成绩为啥一直不好、冷了有没有穿秋裤,哪怕孩子在车里的坐姿也要干涉……

  小编随便截了几句王胜男台词,就合成了虎妈们时时挂在嘴边的经典语录,感受一下:

  我把你送进实验班,还是我对不起你了?

  你看你那厚脑门帘,你能看得到你的前程吗?

  状元在山顶,你在山脚,你给人家提鞋人家还嫌你速度慢?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的时候别老说话!

  生理期快到了不要碰凉水,秋衣秋裤穿了没有?……

  为了女儿的重点高中生涯一切顺利,王胜男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当孩子去读寄宿制学校后,家里瞬间安静了,妈妈又像丢了魂儿似的:

  难怪女儿林妙妙会吐槽:你们大人啊,得自立,不能总依赖孩子。

  02

  王胜男无疑是中国式教育里无数“虎妈”的缩影。不过,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家庭里要想平衡,一方强势,另一方肯定要服软。于是,开明老爸林大为闪亮登场。

  张嘉译饰演的父亲林大为,是一个标准的“猫爸”。性格温和老实,还带点小幽默。面对暴躁的老婆、叛逆的女儿,他时常受夹板气,还得负责两边调和。

  下面这一段林爸爸概括出来的“寄宿高中生的周末回家日常”三出戏码,就让小编在办公室情不自禁手动点赞:

  第一出,相见欢。周五,王胜男一大早起来,忙忙碌碌张罗了一大桌子菜,迎接寄宿生林妙妙回家。看到女儿,欣喜若狂,赶紧递上香喷喷的红烧猪蹄。

  第二出,两相厌。没等女儿啃完猪蹄,这位妈妈又开始鸡蛋里挑骨头:

  周六周日,林妙妙睡个懒觉,又被一通数落:

  第三出,惜别离。等到女儿要走了,母女俩又难分难舍。爸爸悄悄给女儿塞了零花钱:

  03

  除了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电视剧中的很多场景,都能引发高考生的强烈共鸣。比如,林妙妙的高中时代,遇上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学校重点保护对象,“状元”钱三一:

  这位学霸平常不仅拥有种种“特权”,比如不用搬桌子劳动,上课手机响也不会遭批评……身为“学渣”的林妙妙,还会时常被语言攻击:

  说来说去,《少年派》其实就像一面多棱镜,通过高中孩子的视角,折射当下70后和00后两代需要面临的社会现实。

  一是“全民高考”现象——

  林妙妙这批00后,在最青春年少时因为高考被框死在三点一线的固定生活中。就像学霸钱三一递给林妙妙复习资料时说的那样:“陪伴我们的,是三年模拟五年高考,是荣德基、王后雄、曲一线、薛金星几位出题老师,他们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

  穿插的一段印度风格式的歌舞,浓缩反映校园生活。

  而已经历过高考的70后们,比如“虎妈”王胜男,更加笃定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她恨不得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余时间都在学习上用功。两代人因为“高考”紧密联合,“相爱相杀”,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一旦经历过“全民高考”,再回顾这段时间,家长们又会因为未能让孩子自由成长而懊恼。

  另一方面,是关于两代人的沟通及成长——

  剧中,70后父母的爱让不少网友“十动然拒”。因为父母的爱既无私又自私:他们既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培养成才,也致力包办一切,用自己的经验引导孩子什么是对的。

  然而,对信息化时代下长大的00后们来说,这样的教育模式真的适用吗?

  而在00后孩子林妙妙眼中,“杀人不见血的女魔头”王胜男,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嘴毒心软的妈妈。不顾女儿面子也要告诉生活老师,提醒她生理期不要吃凉的,是怕她再次难受得遭罪;把孩子骂哭,看着她跑出家门,又让老公赶紧去追,生怕她有危险:

  林妙妙的习惯和性格,就是王胜男和林大为的综合体。正如剧中的虎妈猫爸一样,多少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

  林妙妙吐槽起老妈,是不是像当年的你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太沉迷于指挥孩子人生的父母,一旦孩子脱离掌控,就会慢慢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少年派》编剧之一,作家六六在创作剧本时,就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在43岁的年纪上,已经能坦然接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已然能接受生死无常,能理解道法自然。其实,如果不是有儿子,我都觉得出家在家没什么区别,佛即我,我即佛。且,肚子也足够大,能容天下事。独独不能忍我儿子。

  孩子们投胎的时候,如果知道父母残酷的真相,大约不会愿意投生为人吧?

  我们不是在与孩子相处,我们这一生,在有了孩子以后,是重新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相处。当年的窘迫不如意困顿伤感和懊悔,我们希望总结成经验,编写成教训,搓成大力丸塞进孩子的嘴里,这样,他们就不会走我们的老路犯同样的错误。

  而他们一如当年的我们,桀骜不驯,不听话、不懂事,浪费光阴却充满朝气。我们气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忍耐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妥协的,是当年的自己,而最终,我们成长的,是现在的自己。

  每次吵架后的忏悔,愤怒后的拥抱,生气后的喜欢,每天都能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完美平静。

  生活,因为孩子而让我们一路走向强大与坚韧并重,也因为孩子多姿多彩。爱浑身是缺点的孩子,也爱不完美的自己。这是“少年派”的意义。

  看过《少年派》,小编觉得,这世上或许根本没有满分的父母,也没有满分的孩子。但透过剧中人物的烦恼,我们是否能做到,在相处时对父母/孩子多一份理解?

  第一次做家长,第一次做孩子,愿大家都能及格。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