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丨课本文章“蹚”字使用不当,为何是小学生先发现?

2019-06-15 09:56 来源:腾讯教育

  快期末考了,8岁的福州男孩小冯提了个问题,不少家长、老师都答不准。这个问题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是怎么蹚的?

  据报道,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回应称,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出版社的回应,明确承认“蹚”字用得不恰当,是值得肯定的。而这个字用得不恰当,之前编写者、审核者没发现,教师和家长也没有指出,而被一名8岁小学生提出,是耐人寻味的。对此,一方面要肯定、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出版社承认错误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反思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题先行、灌输教育问题。

  之前媒体报道时,提到对于8岁小学生提的这个问题,不少家长和教师都答不准。而这个问题好回答,也不好回答。按照基本的逻辑和常识,答案是,课文这一句话是不对的,因为河水被蒸干了,也就只有河床了,而过河床是不需要“蹚过”的,这“很好回答”。出版社承认这一字用得不当,也是基于这一点。

  但是,家长、老师似乎又不能指出课文是错的,课文怎么会出错呢?于是就“不好回答”了。而这正是当前有的教材内容存在常识或逻辑错误,可是,却一直存在没人发现的原因。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因此,强调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就是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语文教材的篇目、内容,经常引发争议。包括有的文章讲的名人故事,经考证并不存在,是编者强加给名人的;有的文章逻辑经不起推敲。质疑者认为,既然是名人故事,就至少应该是名人曾经做过的,不能没做过也写;语文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该逻辑严密,不能为弘扬一个主题,就不重视逻辑。但也有人对此辩护,辩护理由是,虽然是名人故事,但也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主要看文章有无教育意义和文学性。而推敲逻辑,也是吹毛求疵,就是有瑕疵,也不影响文章的立意。关键是学生要获得教育。

  这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教育呢?这其实是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的思维。所谓灌输教育,就是把观点灌输给学生,重在让学生记住某种观点,而并不追求材料是否客观、真实,推理逻辑是否严密,这种“教育”,是和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背离的。

  我国不少中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选材单一,爱用套话,脱离生活,就与这样的教育有关。比如,很多学生写母爱,就会写母亲得了重病、患癌症,在生病中还关心自己的学习、生活。而他们的母亲并没有生病。老师对待这样的作文,首先就要问学生母亲生病是真的吗?母亲没有生病却写其生病是希望母亲生病吗?如果学生是乱编的,老师应该给其不及格,必须重写。这样,就会教育孩子写真实的生活,不能胡编。而如果老师并不追究学生写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就看文章立意,以及文字表述是不是感人,那就会培养学生从小说谎,作文“假大空”。

  主题先行、灌输教育,是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其实,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应该让学生根据现有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同一个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要要求说出有这一观点的理由。如果告诉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必须有这个观点,那么,学生就不会在乎材料对不对,也不管有无逻辑,只要能得到这一观点就可。

  回到这个小学生提的问题上,为何教材编写者、教师都没有发现?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就看行文是否能弘扬主题,而忽视了逻辑,也失去了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好在出版社在小学生发问后立即承认不当,而没有辩解,诸如既然是神话故事,怎么要用基本的生活常识理解,文章说蒸干,那就一定是蒸干吗?只是为形容天气太热罢了,等等。这是实事求是,明辨是非。错的就是错的,人文教育的基本底线就是求真,有基本的是非观。我国当前正在进行教材改革,有必要以教材内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辩能力作为一个基本标准,来审查所选篇目,这才能给学生真的语文教育。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