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研学考察30年: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

2019-05-16 16:25 来源:星教师

  “你们知道冷是什么滋味?我在漠河时头发结了冰,就像白毛女一样,我似乎还听到了鼻毛结冰变成冰针的声音,最奇特的是,我们在自己身上观察到了‘雾凇现象’……”

  为了让地理书上“抽象”的描述生动、具象起来,苏州中学地理老师蔡明在课堂上常常分享自己研学旅行的经历。

  “我始终认为,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个数字(成绩),更多的是素养,让学生的未来能理性生活、审美生活。我给自己定了两条标准:一注重以教者的人格力量和理想,来促进学生确立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二要学生学的快乐,学的轻松,学的高效。多年来,我始终坚守这两条标准,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这位地理老师用30年走遍全球,拍上万张照片给学生当教材

  为什么要研学考察?

  1986年,20岁的蔡明来到苏州中学执教地理学科,刚开始教地理时,一次她给同学们讲起北京,一位学生直接问她“老师,您去过北京吗?您没有去过北京的话,怎么教我们?”

  “幸好当时去过北京,不然我怎么跟同学讲解呢?”尽管如此,20岁的蔡明开始“心慌”,她感受到同学们对于走出课堂,去大自然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渴望。

  在执教的第三年,蔡明开始进行个人研学考察计划,利用寒暑假和其它节假日的时间自费旅行考察,拍摄地貌景观,并坚持了30年。

  文章开头情景便是2000年,蔡明在冬季前往“北极村”漠河的经历:

  当时漠河的最高气温是-32°C,最低温度-42°C。在山上拍摄“北极村”全貌时,她不小心从山上滑下来,双手暴露在酷寒中。

  因不懂如何保护冻僵的双手,她直接把手插入早已成“模具”的手套中,“还死劲儿揉搓”,结果,等双手感觉有温度时,拿出来一看,“十个手指头的表皮都被冻掉了”。

  当她在课堂上提到这次经历时,希望让学生体会漠河冰雪风貌下的纯净美丽,同时了解北极村人在严酷环境下的生活。

  中国的无人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12座名山,南到南极,北到北极,蔡明都曾去过,每一次都印象很深刻。

  最近,她用了3年的时间汇集的10个旅行考察经历专题,集结成书《景观·观景》,里面包含拍摄的很多珍贵资料,上万张珍贵的图片,还有考察笔记等。

  蔡明说,她希望学生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感悟美,能享受旅途的乐趣。

  很多人在跟蔡明对话的时候说到旅游、旅行,但她喜欢把它界定为考察,以考察的方式进行旅行。

  “最初出发非常单纯,希望能走更多的地方,把地理教科书当中更多的经典的地形、地貌能够走到,能够去拍摄、去感知,然后把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带回来在课堂上呈现,让我的学生,可能一时半会到不了,但至少有一个现场感。”

  △神秘的可可西里,蔡明老师根据索南达杰保护站里的资料手绘而成

  △蔡明老师考察三江源的手绘图

  △蔡明老师和同伴

  △ 2013年8月考察亚马孙雨林部落

  好玩儿的“世界级地理课”

  “雨水哪里去了?”蔡老师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直接去校园各处观察。“苏州的天平山有哪些景观特征?地貌状况怎么样?”蔡老师有时也会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时间,发动学生走向大自然,去看,去感受。

  △ 2019年1月蔡明带学生考察天平山

  在学生眼中,这些都是“生动好玩的地理课”。然而对于蔡明来说,“好玩儿”的背后得益于她长期在外游学考察的经历。为了让学生看到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蔡明会展示自己旅行考察时拍摄的地理景观图片。

  “茂密的热带雨林,湿季时一片葱绿的热带草原,苍劲挺拔的针叶林”,这些风景展现在眼前时,学生都“开始活跃起来。”

  “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在蔡明眼中,地理课虽然是一门副科,但却囊括了数理化和其他学科的精华,“能够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对话的能力”。

  2019年,蔡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新颖有趣。

  内容有一项是考察西山石公山和林屋洞喀斯特地貌,拍摄溶沟、石芽、溶洞石林、石钟乳等景观并描述特征。蔡明说,作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留心身边的景观特色和气候特征,更主要的在于培养高一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

  寒假期间,有名女学生问蔡明:“不做你布置的可以吗?我回到老家发现天空晴朗,可以拍星空吗?”

  作业也是灵活的,得到蔡明的允许后,这名同学最后交了一组星空照片作为寒假作业。在这组照片中,她将星空中星座认了一遍,并用红色的彩笔标注星座的具体位置。

  蔡明看到这位学生的寒假作业表示惊讶,“这些星座都认了一遍,很少有人能做到。”

  △学生吴月拍摄的星空照片,其中用红笔标注星座位置

  △学生吴月的星空图

  给学生种下探索自然的种子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给课堂上的同学们带来当地的礼物——火山岩的石头、化石、撕开来的白桦树皮、纳米比亚的盐巴、去非洲时手绘的地图……

  当这些“背后可能承载着上万年的历史”的礼物走进课堂来到同学们的面前时,不仅让同学直观地感受到礼物背后的地理风貌,还能够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走向大自然的种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探索大自然。

  在课堂上,她将这些礼物作为奖励赠送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她说“为了这些礼物,很多同学都要争着表现。”种子种下之后,蔡明收到越来越多同学们在外旅行时寄送的礼物。

  △学生在白桦树皮上写给蔡老师的话

  一位她多年前教过的学生寄送的明信片让她“非常感动”。这位学生在明信片中讲述了自己“穷游”尼泊尔的经历,谈了经历艰辛翻越雪山,看到对面风景时的感受,称“所有面对死亡的旅行,都是一种修行”。

  “这是他对生命的感悟,所有的艰苦不论是在旅行中还是在学习道路中,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蔡明评价道。

  2017年5月26日,在云南香格里拉,蔡明的学生徐心怡寄送了一封明信片给蔡明,明信片中写道,“我在香格里拉,在海拔3500+的地方,一路欢乐的走了4.2KM,看到了杜鹃、牦牛、湖泊,要把这样的景色与你分享。”

  33年里,蔡明收到学生的礼物有手写的信、明信片、还有学生在外游览时带回的纪念品,这些礼物让蔡明为学生旅行时所处的奇妙际遇感到惊喜,她仿佛看到学生们旅行时的情景,“他们好像在透过礼物告诉我,哎,大自然真的很美,我现在很快乐。”

  带你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

  人类可直接抵达且可近距离观赏的莫雷诺冰川,在东西伯利亚的航线上拍摄的凝固曲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由冰架整体性解体、崩塌形成的平顶冰山,作为众水之源,“神山之王”冈仁波齐峰……

  在地理课中,蔡老师传递给我们自然物语:以地理视角欣赏世界,以天地信仰寻归自然,当一个人拥有了欣赏美的心态,他的心也会变得很美。

  “曙光女神”极光(蔡明老师摄于2016年2月阿拉斯加)

  “恢宏的地质史书”魔幻山门(蔡明老师摄于2016年7月新疆独库公路)

  无限伸展的苏丝斯黎死亡谷(蔡明老师摄于2014年8月纳米比亚)

  魔幻仙境中的冰山(蔡明老师摄)

  南极版“三峡”,自然的绝唱(蔡明老师摄)

  企鹅是南极的天使(蔡明老师摄)

  新藏线,“铺在天上的国道”(蔡明老师摄)

  无人区,非凡的极致之美(蔡明老师摄)

  无人区是生命的天堂(蔡明老师摄)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