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瓷碗盛了滑滑嫩嫩的豆腐,一层细丁的胡萝卜懒懒的趴在上面荡漾,清香翠绿的香菜末趁着美食入口的瞬间,在舌尖炸开了花,味蕾也被紧紧抓住……”
青岛十七中学生记者团走进青岛十七中食堂,了解制作美食的后厨和那些为学校师生就餐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人员。
服务篇
戴上口罩和厨师帽的校记者团成员跟随食堂工作人员走进学校食堂,无水化管理的后厨地面引起了记者团的关注,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每个加工处理场所的毛巾、案板的颜色等都不一样。例如,粗加工间的毛巾是绿色的,面食间的毛巾是黄色的。食堂杨经理表示,这是采用了科学的色标管理方式,借助颜色的不同来直观形象的降低工具之间混淆使用产生的安全隐患,防止交叉污染。
走进蔬菜检测间,用于蔬菜农残检测的机器引起了记者团的注意,经了解,只有通过该机器安全检测后,新鲜蔬菜才能够有机会“走上”学生的饭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堂后厨采用定期留样的方式。留样食品一般会保留48小时,进餐者如无异常,即可处理留样食品;若有异常,立即封存,送食品卫生安全部门查验。
后厨见到了正在做饭的食堂阿姨,经过询问,她们从下午三点半就开始和面加工,为老师学生提供晚餐及第二天的早餐,从孟夏到深冬,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她们的身影站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饭后的食堂少了喧嚣,多了几分安宁。师生们已经开始了午休时间,而食堂的工作人员还在忙忙碌碌工作着。
洗碗消毒,擦拭桌子,清扫地板……大堂的地板擦得如明镜,亮堂堂的能看清自己的脸。小心翼翼靠着墙边走过,害怕弄脏桌椅。偶尔有人经过,阿姨还会贴心说句:“小心点,地滑,别摔着。”有人会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做一件事,是否会疲惫?是否会懈怠?是否会索然无味?回答当然是“不会”。
食堂中的小超市是大家常去的地方,饭后一袋酸奶,时间紧迫时的面包等等统统出于此。工作两年的阿姨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劳忙之余和同学们开着玩笑,相信她最开心的事也不过是听到学生们的欢声笑语。虽有时疲惫,但看到这些笑脸,一切负能量瞬间烟消云散。她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着那群生气蓬勃的孩子们。
朱熹曾写道,“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墙壁上挂着的学习本,翻开来,扉页是苍劲有力的字迹,写着: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坠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枕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再看里面内容,记录着食堂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师傅们的烹饪心得,记录着每日的新学……
做出令人喜欢的美味食物,是后厨师傅们的梦想,在十七中工作的时光里,他们主厨过许多饭菜,温暖了学子们不计其数的胃。
小园对门开,绿藤满地走。
但见即心欢,无论佐箸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