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就要到了,5月8日,来自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的两位海洋专家钱程程、王岚来到了青岛八大峡小学,为同学科普海洋常识、普及防灾知识。
从2009年起,为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国家将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调查专业委员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管理专业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中国海洋学会海洋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传播专家团队联合组织海洋传播专家进校园活动系列活动,助力中国青少年不断拓展科学视野,不断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而努力。
钱程程·海洋动力灾害小科普
神奇的海洋动力现象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海洋动力现象吗?”讲座一开始,钱程程用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好奇。
“海浪!”“海啸!”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同学们回答得不错,那你们知道海浪的成因吗?”钱程程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后,再次抛出问题,引发他们思考。
海浪有几种类型?什么是潮汐?潮汐受什么影响?通过一个个设计巧妙的问题,钱程程深入浅出地让同学们了解了海洋动力现象。
“如果你在学校门口的海边放一个漂流瓶,过一段时间它可能就会出现在美国的西海岸。”钱程程用漂流瓶的例子,让孩子们轻松掌握洋流知识。
可怕的海洋动力灾害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洋动力灾害的破坏性,钱程程现场给同学们放了几个科普小视频。
“太可怕了!原来大海也是有‘脾气’的啊!”一幕幕堪比灾难大片的画面,让同学们不由地发出惊叹。
“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海平面上升。”钱程程说,看着同学们一脸疑惑,钱程程搬出了数据来说明,从画面可以看出,如果不对这个问题加以控制,不到100年威尼斯将被淹没,不到400年上海也没有了。
生动的视频、真实的数据、有趣的内容……通过钱程程的讲解,同学们真正领略到了海洋动力灾害的可怕。
王岚·海洋生态灾害小科普
海洋的双面性
海洋是人类的自然资源宝库,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大海造成了很多伤害,从发生的情况来看,海洋生态灾害可以分为突发性和缓发性两种,王岚逐个为孩子们科普海洋生态灾害。
赤潮
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使得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成为赤潮,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
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可致鱼类死亡,有些藻类可分泌毒素,毒素通过食物链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绿潮
人类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氮和磷的污染物而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如浒苔)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也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生长,死亡的浒苔也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还有研究表明,浒苔分泌的化学物质很可能还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海上溢油
因船舶事故或者海上油田事故造成的油品大面积泄露。
污染海水,降低海水含氧量,对海上动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造成很大影响。
“海洋生态灾害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防治啊?”听了王岚的介绍,同学们看到了人类对大海的另一面,急切地想知道怎么去保护海洋。
方法千万种,意识最重要
卫星定位跟踪、化学方法防治、生物控制法防治……从监控到治理,王岚给孩子们详细介绍了,针对海洋生态灾害的防治方法。
“方法千万种,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王岚总结道,“海洋生态灾害需要慎重管理,不仅要事后恢复,更要事先预防。”
保护海洋环境,争做海式少年!
张驭钧(四年级三班):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我收获很多,以后在海边旅游的时候不能乱扔垃圾,自己产生的垃圾要及时带走。
万柏言(四年级一班):我认识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以后我要让妈妈多坐公交,少开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爱青岛记者:杜浩然 摄影:刘瑜)
【爱青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