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有媒体报道:郑州市六十二中学一名学生在家跳楼自杀,家长称其因不愿“告密”被老师罚写检讨,之后在家跳楼自杀。
图为学生家长到学校讨说法。来源:北京时间
网传视频显示,4月1日早间,一对夫妻带着孩子的遗像和一张写有孩子死因的A4纸坐在郑州市六十二中学门口讨说法。视频中,胡子拉碴、面容憔悴的一名中年男子红着眼睛向人诉说,称其子名叫谷某龙,郑州市六十二中学生,因看到一名同学拿另一名同学的平板电脑没有报告给班主任老师,老师就以此为借口让他写检讨,连续写了几次都没过关,压力太大孩子一时想不开,就在3月8日晚上从家中跳楼身亡。该男子称,事发至当日已有24天,孩子一直在殡仪馆冷冻着,学校却一直不给说法。
4月4日(报道刊发次日),郑州市教育局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六十二中学关于此事的《情况通报》。
《通报》称,经过对相关教师及学生进行认真调查,2019年3月6日中午,该校九年级二班学生谷某在教室为平板电脑充电被发现。
经班主任调查,平板电脑为另一名学生携带,包括谷某在内三名学生在自习课及午饭后利用平板电脑玩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间已持续三周。其余两名学生均已承认三人玩电脑,班主任当场对其进行了口头批评教育,谷某始终未承认。
《通报》表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向谷某家长求助,希望家长做好教育引导工作。3月8日早晨8:20左右,谷某母亲到校把孩子带回家进行教育沟通,其余两名学生也分别在当天被家长带回家教育。3月9日0:28,班主任接到谷某家长电话,反映该生在家坠楼身亡。班主任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进行了汇报。学校也积极与家长联系,协助家长做好善后工作。
《通报》还称,3月9日凌晨,家长将学生尸体放置于学校门口。早上6时许,在警方的主导下,谷某尸体送往郑州市殡仪馆。随后,家长向学校提出巨额经济赔偿。目前学校与家长正在积极沟通,善后事宜尚未完全达成一致。
《通报》最后,郑州六十二中学表示,将认真反思教育工作中的不足,积极与家长沟通协商,抚慰学生家长情绪,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下一步,该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向上、快乐成长。
手机是信息时代孩子的最大杀手
又是一起跟玩手机和平板有关的学生自杀事件。近两年,跟手机有关的青少年自杀新闻层出不穷:
2018年8月,绵阳盐亭某中学学生,放暑假在家整天玩手机,因此被父母教育。此学生之后在给父母发短信“永别了”,然后跳河轻生。
2018年7月,一名16岁的中学生,被没收手机后和母亲发生争吵,随后女孩离家出走,跳入附近4米深的河水中,心生悔意,呼喊求救,被及时赶来的消防员救出,侥幸脱险。
2017年9月,杭州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从19楼坠下,落在三楼阳台上,当场死亡。警方认定为自杀。事发前,家人发现女孩又在玩手机,提出反对意见,双方发生争执,随后女孩跳楼身亡。
2017年9月,河南正阳县,一位初二少年因玩手机被父亲批评,一怒之下喝了家中的农药,在医院抢救一周仍昏迷不醒。这个农民之家,本就因女主人身患脑瘤一贫如洗,儿子的服毒让这个因病返贫的家,更雪上加霜。
2017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初二的男生因成绩不理想,被父亲没收了手机。索要无果后,孩子跳楼自杀。两天后,无法忍受丧子之痛的母亲,也跳楼自杀。
所以,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手机是信息时代杀死孩子的最大杀手。
手机只是替罪羊,根源在于……
然而事实上,让孩子们跳楼、割腕、服药自杀的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的玩手机被家长禁止,玩平板被老师没收,手机问题只不过是凑巧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家卫生部的一项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位列死因首位。而在全球,自杀也是导致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
但在花一样的年纪,一些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课题组的报告统计指出,家庭矛盾共有72例,占比33%,紧接着是学业压力,共有55例,占比26%,其他依次为师生矛盾(35例,16%)、心理问题(21例,10%)、情感纠纷(11例,5%)、校园欺凌(9例,4%),其他问题(12例,6%)。
虽然从统计上看家庭矛盾占比最高,但报告认为:“考虑间接作用的话,学业压力可能才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
因为诸如“父母责备其成绩退步”、“作业未完成被家长批评”、“因学业与家长发生口角”等相当一部分家庭矛盾案例的冲突根源是学业压力。
师生矛盾案例亦有类似情况,诸如“用平板看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而被没收”等的冲突根源也是学业压力。学业压力不是仅仅对中小学生起作用,也对学生家长、老师产生诸多影响,激化了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的对立情绪。
从对中国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分析来看,自杀源于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彻底否定,或者是绝望、或者是愤怒、或者是痛苦。而身为学生,学业成为他们自身存在价值的最大附着物,对成绩的过分推崇使得这种单薄的价值评判标准更加摇摇欲坠。
一位一线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业压力之大引起的心理问题感同身受,她说:
孩子上学才一月,我已经无比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教育”的残酷。
没有喘息时间的课表,没有丝毫放松的学习要求,无限度拔高的课程难度,如山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和排名……他们除了上课就是吃饭睡觉,如同机器,缺乏和朋友师长的沟通,缺乏心灵安慰。
在学习之外,找不到生活乐趣。所有这些,以一个孩子稚嫩的肩膀和心灵,本就承受艰难,如果再加上一点点意外,引发崩溃是必然的。
手机,不是自杀心理的根源,更多只是自杀行动的诱因,手机被剥夺只不过是孩子把自杀的愿望付者实施而已。
作家刘娜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无辜的手机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教育无能和沟通无力的替罪羊。
不要以爱为名逼迫孩子
最近大热的台湾教育系列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这么一个故事:
16岁女孩茉莉的妈妈林女士是个海归硕士。本来,只要她继续深造就能成为大学里的教授,可是因为家庭和孩子,她放弃了这个机会。
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她的大女儿茉莉从小到大乖巧懂事,品学兼优,每每谈起这个孩子,外人总是羡慕不已。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却突然有一天晚上跳楼自杀了。
林女士始终无法理解,这么优秀、聪明,未来必定前途无量的孩子怎么就选择自杀了呢?
调取回忆,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尽管茉莉的作文得到了高分,可是饭桌上的妈妈仍然指责她把太多时间花在写作上,应该多花点心思学数学。
她曾尝试和妈妈表达内心的想法,上大学想报考文学系,可是妈妈一听,便斥责道:你报文学系有什么出息,让我和你爸的脸往哪搁啊?
在小说中,茉莉说:“我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创作,可我受的教育却令我不得不创作,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恰好被痛苦选上而已。”
原来,茉莉从小到大就被妈妈当成学习机器,从不被妈妈理解,从没有一天成为过她自己,而这种压迫式的教育无数次让她觉得妈妈不爱她,只爱她的优异成绩,而这也让她逐渐发展出畸形的性格。
此时,她突然恍悟:茉莉是自杀的,而自己是那个害死她的凶手。
在这个浮躁又功利的社会,很多焦灼的父母把孩子的成绩当成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并以“爱”和“为孩子好”的名义给孩子施加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束缚。
这些压力和高要求,在不断地刺激着孩子,长期的压抑和自我否定会让孩子不堪重负,备受煎熬而又无人诉说。
于是他们被逼到由手机或者动漫等营造出来的虚幻世界里,不用忍受指责、不用费劲心思还一无所获,不用在唠叨中心烦意乱。
他们换取片刻解脱,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从父母和老师那里都得不到的肯定和成就感。一旦手机被剥夺,无论是任何名义,都等同于对他们整个世界的拆解,对他们成就感的否定,首先引发的是情绪上的对抗,而绝不是家长和老师所期望的反省。
那些被掩饰在平静生活下的问题就会以自残、自杀的形式爆发出来。
所以,请不要以爱为名,把自己和孩子困在“成绩至上”的牢笼里。
始终告诉孩子一点,只需要花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在学习上,其他的时间,要拿来享受生活,看书、看电影看演出、做运动、交朋友。耍好了才有精力去学习,哪种生活都是学习,不是在书桌前正襟危坐苦读才是学习。
单就学习每一种功课而言,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标准,但不必要去追求每一科的最顶点或和最牛的人比拼智力。世界上活得最开心的,并不是站在每个学科最顶端那个人。水满则盈、月满最亏,绷得最直的那根橡皮筋最脆弱,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才好。
请这样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那么如果孩子现在已经使用手机时长过多,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呢?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经对此有发文提醒,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父母需要做功课,要注意:
沟通不是教育,是平等交流;
适度关心孩子,了解他们的压力;
解决方案不是断流而是疏导。
1.关心他的情绪胜过关心成绩
说实话,对大环境大多人无能为力,但我们至少会想尽办法为孩子减压,给她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给她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免于崩溃的力量:
让他觉得,世上的路有千万条,他在每件事情上都有很多选择。
让他知道,这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珍惜自己,活着,才能感受更多生活的美好。
即使他的成绩达不到你的要求,他至少爱你,至少不会走绝路。对老师也是如此,如果你用题海战术困住孩子,让他们提高了成绩,他们不会感激你,而你在他很累时说一句“辛苦了,歇一下吧”,他会永远记住你。
2.给孩子真正的挫折教育
经常我们会说:孩子太脆弱,是缺少挫折教育。什么是挫折教育,很多人认为让他们吃苦就是挫折教育,比如非常沉重的学习任务,让他扛下来,比如打骂和羞辱,让他麻木起来……
当发现孩子玩手机时间过多或接到孩子在校违规使用的告状电话,就怒不可遏地对孩子责骂、甚至体罚。这不是教育,只是家长自己不满与怨愤的的情绪发泄。
其实真正的挫折教育,是用温暖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在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给他勇气,教他方法,陪他跨过一道道沟坎,而不是挖个坑让他掉下去,再让他自己爬起来,他爬不出来就叫脆弱。
这样的极端做法只会把孩子逼向叛逆、逼进虚拟世界暂时逃避,甚至用自残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
3.疏导不断流是最佳方案
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自杀具有突发性,过程短暂,常常是由于在某个时间点上突然的意志力崩溃或一时冲动。
面对孩子的手机使用问题,断不如疏,与孩子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和时间,慢慢引导孩子逐步地,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阅读、学习、运动、音乐等感兴趣的事情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孩子才不会沉迷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