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咪蒙旗下的公号新炮制出一篇刷屏热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文章从“寒门难出贵子”这一时代焦虑点出发,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故事。
不幸的是,文章从刷屏到被揭穿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围观者识别出许多破绽,比如主人公2013年高考,自称高中看过《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2014年才上线。文章关于投资人的浮夸描写,也引起真实投资人的不满。
面对舆论的质疑,刊发这篇热文的“才华有限青年“做出了回应,称“为了保护文中当事人、当事人家属和其他同学、老师的信息,在细节上,我们做了许多真实情况的模糊处理,包括学生省份、一些细节的时间线、分数、公司、原本的照片等”,那么,这篇文章还剩下多少真实的呢?
要知道,打动大家的正是其强调的“真实”和某些细节,如“寒门状元“获得高考高分、银行卡上剩下的钱,“寒门状元”穿的羽绒服等等。这些看来都为了保护当事人而虚构了。而且可以以保护当事人为名继续为虚构辩护。
可能还有人觉得就是虚构的故事,这也是一篇“好文”,因为这体现了对“寒门难出贵子”话题的关切,也引起大家对理想和信仰的思考。殊不知,这正是自媒体平台收割流量惯用的手法,他们只是在消费“寒门”、“状元”,为此不惜编造事实,渲染夸大,制造撕裂与焦虑,而在收获10万+以后,又去寻求新的消费题材。
这篇热文现在已经被删除,但是,只要这种以制造焦虑、撕裂赚流量的经营思路不变,而且自媒体平台付出的只是大不了被删帖的“代价”,那虚构的假新闻、故意对各种政策进行扭曲的解读,就会充斥在社交媒体中。
尤为讽刺的是,这些自媒体平台都是装成正义凛然,对社会的浮躁、虚假很是痛恨,对民生极为关切,然而,吃相却十分难看,在加剧浮躁和弄虚作假,他们的存在,也可以说是社会浮躁的注脚。他们在贩卖理想,但其真实理想是功利的10万+。要遏制这类自媒体蔓延,需要用求真的精神,让其无所遁形。
也有人分析说,自媒体平台为博眼球,编造假新闻,是被逼无奈。比如,一个新闻事件,做规规矩矩的解读,没有人会看,而没有流量,也就无法生存,要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就得搞“标题党”,就得剑走偏锋,甚至故意扭曲。
像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通知,就被自媒体平台解读为私立幼儿园推出历史舞台。这一下子抓住了很多人的眼球,解读文变为爆款文,而那些按文件精神解读的文章,却根本没几个人阅读。这导致政策信息被错误传递,这样的自媒体解读文,除了收获流量外,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既让幼儿园投资方产生严重的焦虑,也让小区居民担心自己孩子上的私立幼儿园关门。
但是,即便被查证其扭曲事实,可自媒体平台依旧好好的,因为有一批吃瓜群众,生活在另类事实之中,这让制假贩假的自媒体平台有恃无恐,就如《一个寒门状元之死》一文,编造的痕迹这么严重,可还有一批人追捧,不管事实真假,认为其有关注寒门子弟的情怀,故事真假并不重要。
不论事实真假,只要文章弘扬的主题如自己所愿,就认为是好文章,这导致鸡汤文、虚构文泛滥。国内媒体曾经报道我国语文教材中,有的写名人故事的篇目,是不真实的,名人根本没有做过这件事,为求真实,应该将这些文章从教材中删除,可是,很多人并不赞成删除,认为即便名人没有做过这件事,但只要文章的主题,是“正能量”的,就可以选用作为教材,教育学生。
而且,写名人的故事,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当然有虚构的成分,也用不着全部都真实。可问题是,名人故事,必须基于名人做过这件事,这和完全虚构的文学作品是不同的,对于真实人物所做的事,和虚构人物所做的事,评价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强调主题现行,而不是强调尊重事实,这给自媒体平台很大的腾挪空间,很多自媒体平台就以所谓传播“正能量”为名,编各种故事,有的是借某个新闻由头,添油加醋;有的是借社会热点,完全虚构;还有的则移花接木。而网友们还很喜欢这一套,因此,不尊重事实,胡编乱造,并不影响自媒体平台的“公信力”。这很奇葩,但也很现实,甚至出现劣币逐良币。不要说有的自媒体平台喜欢这种操作,有的主流媒体也为博流量而不顾节操。
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坚持求真。这是《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成爆款文之后,令人欣喜的地方,没有因为很多网友的点赞好评,大家就都失去对其的判别能力,这种判别能力,是纯净自媒体空间、捍卫底线的重要力量。
文章内容属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