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影片不仅是股暖流,更是能影响我们的教育方式、对我们的教育观念产生一些启迪。2018年的这些电影,你看了几部?如果没看过,那这个假期,和孩子看看吧。
1.无问西东——孩子,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吴岭澜、沈光耀、王敏佳、陈鹏、张果果,几个年轻人满怀诸多渴望,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中一路前行。
《无问西东》走红后,这部文艺片所呈现的家国情怀、人生态度都让人肃然起敬,里面提到的西南联大,更让无数人反思与感动。
当时西南联大的艰苦条件也在电影中体现出来——学生们几十人挤在铁皮、茅草屋顶下上课;雨季来临时,教室里常常在“下小雨”。防空警报响起后,教授们便在防空洞口授课。
但是,即使如此,图书馆前学生依然排队如潮,暗淡的灯光下,总是一片鸦雀无声的自习景象;朱自清穷到连乞丐都嫌弃没钱,校长梅贻琦卖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妻子当街卖早点,闻一多为补贴家用,不惜刻章卖钱……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一部部为当代中国科学奠基的著作在硝烟中问世。
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面临困难时,我们需要想起西南联大的精神。那种刚毅坚卓!那种文人风骨!
2.奇迹男孩——世界以痛吻我,我依旧创造奇迹
《奇迹男孩》的电影情节没有强行煽情,却直戳内心,一个看似不平常的故事,却讲着最平凡的真心。每个人内心的独白,都揭开不同的关于爱的视角。
相貌严重畸形的主人公奥吉在入学后受到同学们的排挤与嘲笑,也遭遇过伙伴的威胁与恶作剧。但这些都没有让奥吉放弃,反而在父母爱的呵护和鼓励下,奥吉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并依靠自身的幽默和聪明获得了朋友与老师的认可。
电影中奥吉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在正确和善良中需要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时,请记得一定要选择善良。正因为他们选择了善良,才成就了奥吉的奇迹,才让奥吉更顺利地走出了困境,从而真正地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和外面的世界。
告诉孩子,我们选择善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是完美的,而是因为我们想要通过善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接近完美。
3.狗十三——孩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
影片剧本出自一位年轻的80后女孩之手,她在融入了大量自己的亲身经历后,通过一个平凡得如同你我的十三岁女孩李玩,将很多人年少时的成长经历原生态地雕琢出来。
影片中,没有大是大非,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大善大恶。有的只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困惑和一点点挣扎。
导演曹保平说过:“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影片戳中了不少家庭教育的痛点,很多场景值得父母们思考,对待孩子,我们是不是也会有什么地方做得欠妥?如何避免孩子以影片中这种悲痛的方式成长?李玩明明想报物理兴趣班,家人却说补英语,这才是瘸腿科目;李玩乳糖不耐,他们却说必须喝,牛奶长身体……
对于父母而言,要真正实现与孩子良好的教育互动,第一条就是必须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就是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我们的附属品,我们没有资格也不应该忽略他的感受。
4.嗝嗝老师——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点亮
如果让你面对最难“对付”的学生,你会怎么教?2018年上映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话题就与此相关。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奈娜·玛图尔的女教师,她身患图雷特综合征。患有此症的人经常会不受控制地抽搐并发出怪声,而在紧张状态下,叫声和抽搐则会更加频繁。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奈娜终于在自己的母校争取到了工作机会,但分配给她的任务却是去教全校成绩最差的F班,而这里也有着一群最难“对付”的学生。
怀揣着自己的信念,奈娜老师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再谈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清楚,师生关系从来都不应是单向传授,而是一种良性互动、互相影响、共同成长的结果。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正确的引导,那么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教师应该秉持这样的信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他们自由去成长。
5.起跑线——正确的思想观念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这一次被拍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
影片讲述一个家庭如何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读名校,受到好的教育,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不输给别人而想办法,但是现实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为了给孩子报上名校,闹出了一幕幕的可笑又可悲的事情。
相信不少为人父母的观众一定会在这部影片中感到共鸣。表面上看起来,孩子的“起跑线”是身处的环境和所拥有的物质条件,但是,电影用情节对比来向观众传递出它的价值观:比环境更重要的,是行为方式。
我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帮助孩子做出更多更正确的决定,也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因此,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不单单只是物质条件,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比给他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事情。
6.我不是药神— —永远应对生命充满敬畏
平日里,我们给孩子们营造的世界大多是王子和公主在城堡里的幸福生活,是危难之中带着光环拯救世界的英雄,是大自然中人类和小动物的和谐相处。
但是电影《我不是药神》探讨的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只是想要活着,活着有罪吗?”
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交不起房租,儿子即将被前妻拿走监护权,老父亲还患上了绝症要动手术。这时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找上门来,请程勇帮忙去印度代购廉价的抗癌药物,一种白血病人需要终生服用的药,国内售价四万一瓶。这种药的印度仿制药只要几百块,于是程勇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代购了药物,才发现,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因为有着无数的患病者,等着这些便宜的药救命。
但随着剧情逐渐发展,警察开始追查仿制药,“救命”的行为开始逐渐陷入“违法”的两难境地的时候,程勇这个人物身上的多面性,开始渐渐被挖掘出来……
影片告诉孩子,也告诉我们,不论如何,都要知道人性本善。世界并不冷漠,我们享受被爱,同时我们也要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别人。
影片也告诉孩子,最有力的药,可能不是一瓶两瓶的“格列宁”,而是我们要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
7.米花之味——寻找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
这个影片讲述了外出务工的母亲叶喃返回家乡后与女儿喃杭之间由陌生、疏离再到互相理解的故事,同时影片用轻松幽默的独特视角、新颖清新的拍摄风格展现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以及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等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了我们对人类本真的寻找与思考。
导演鹏飞曾在采访中表示“米花是清脆,微微带有一点甜的,每个人吃米花都是不同的味道,这种你吃完独有的味道,就是米花之味,就像这部电影,它包含了很多东西,你所感受到的就是这部电影要传达的。”
《米花之味》不仅讲述了妈妈和女儿之间的故事,还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真挚质朴的情感和心灵的守候,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维系。
8.神秘巨星——好的教育是给孩子做梦的权利
拥有梦想是最基本的,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如果没有梦想,是睡是醒,是死是活,都毫无意义。
影片主人公尹希娅梦想着全世界的人都听到她的歌声,为此与母亲做了许多努力。在这过程中,她们挑战了父亲的权威,打破了社会加在她们身上的诸多镣铐,最终在各方的帮助下站上了属于自己的颁奖台。
这部影片很适合家长去看,学习如何去理解孩子,给孩子以足够的爱和尊重,保护孩子的梦想;学习如何提供一个让孩子安心舒服的环境,能够自信地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这部影片也很适合孩子去看,学习尹希娅的追梦的毅力与恒心,当世界拒绝你,就用梦想打开新世界!看着她的成长经历,孩子也会更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