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赛场、飞檐走壁,青岛这所学校的学生体育咋能这么牛?

2021-07-23 11:29 来源:爱青岛

7月22日,记者跟随市教育局体卫艺处来到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在校园中竟然发现了一面专业级的攀岩墙,学生们正顶着烈日,飞檐走壁刻苦训练着。除了攀岩以外在操场上来自城阳区体校的小运动员们进行着足球、排球、撑杆跳日常训练。

“‘教育教学为中心,体育艺术两翼齐飞’ 是学校一直坚持的发展方向。” 城阳实二中校长矫伟告诉记者,学校成立于2009年,是一所局属初中学校。学校占地137亩,建有田径场1个、体育馆2个、笼式足球场5个以及篮球场、排球场等,城阳区体校还在学校内建有攀岩、沙滩排球、皮划赛艇、举重、羽毛球、武术等场地。

这些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为区体校700余名小运动员提供了优良的训练条件,同时区第二实验中学还解决了他们的就学问题。近年来学校在竞技人才培养和亚运会、全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成绩等方面,位居全市全省首位。学生运动员兼具学生与运动员两个身份,用教练们的话来说,只有会学习的学生才有会比赛的头脑,学业学习与体育训练相辅相成,两者在体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形成了1+1>2的合力。

学校突出足球、排球、羽毛球、攀岩、篮球等项目特色,借助与市体育局“市队区办”“区市联合办队”项目、青岛足球俱乐部、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等高端专业力量,合作引进专业教练员,有力提升体育业务训练水平,累计获得国家级冠军4个、省级冠军9个、市级冠军23个,47名学生入选各级国家队省队。

“体教融合实际上就是发挥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自的长处,通过取长补短,达到最大效果。”城阳教体局体育发展中心主任徐立华介绍,城阳区借助体制机制改革,从顶层设计上调动学校体教融合积极性,实现体教一家。“从师资融合、设施融合、课程融合、训练竞赛体系融合等多个方面,推进体教融合的深入开展。以足球教练为例,城阳区有着丰富的专业教练资源,但却很难全部通过教师考录的方式进入教师队伍。我们一方面通过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40名足球教练;另一方面利用体育部门的编制引进专业教练,再借助体校派到相关学校执教;此外借助与体育部门、俱乐部的合作,为学校提供一大批优秀专业教练资源。”他透露,以城阳实验二中为例,通过与中能足球俱乐部的合作,将青岛顶尖青少年足球教练蔡军引入学校,为城阳实验二中培养了大批足球人才,输出20多名国少国青选手。

城阳实验二中的体教融合成果,只是青岛市体教融合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岛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山东整省推进体教融合的工作大局,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着力构建以政策为支撑、以校园为基础、以赛事为促动、以品牌为引领的体教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有力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校运动场面积增加12%,专业体育教师数量增加30%。每年有近百万人次学生参与市级、区级体育联赛和单项锦标赛,青少年竞技体育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合格率位居全省前列。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