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联盟启动仪式暨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党史课在青岛实验高中举行

2021-05-08 18:03 来源:爱青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落实教育部“十四五时期加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部署,5月7日下午,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联盟启动仪式暨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党史课在青岛实验高中举行。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联盟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小学校长,各区市教体局分管思政德育工作副局长以及相关学校负责人和师生参加活动。同时,本活动设分会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中小学分管思政工作的领导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场听课多种方式观摩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党史课。


第一阶段会议由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主持,首先由刘鹏照局长和姜林副局长为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联盟揭牌,并由刘局长为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学校高校组和中小学组分别授牌。通过联盟平台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互联互通、互带互动、共创共进中寻找理论滋养、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精神血脉,助力青少年拔节孕穗、茁壮成长。




随后,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国庆院长、青岛实验高中孙睿校长作为联盟学校代表发言。陈院长作为高校联盟代表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联盟成立的必要性、意义及可行性路径进行分析,希望在通过联盟实现专业的切磋、思想的碰撞、成长的共鸣,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建设环境、提供资源、设计路径。青岛实验高中孙睿校长作为联盟召集学校代表,提出要健全体制机制,上联下达,充分发挥召集学校在“联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丰富“联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平台和载体;打通学段壁垒,优化“联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师资培养机制;厚植立德树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推进“联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设。



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对两位联盟校代表的发言表示肯定,并就如何发挥好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联盟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指示,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二要探索有效途径,积极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三要落实立德树人,切实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育人效果。刘局长鼓励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躬身实践,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地落实落细,形成特色,抓出成效。


第二阶段是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示范课的观摩阶段,由青岛实验高中党委书记张国锐主持。本次示范课以“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由“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实验高中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学校提供,青岛四方小学魏欣老师、青岛实验高中附属初中刘嘉梅老师、青岛实验高中张德老师、青岛理工大学赵筱侠老师分别在四个会场进行授课,到场领导及老师们分组进入课堂听课观摩。大中小学四个学段的老师和专家先后进行了三次“手拉手”集中备课,经由扎实的备课、打磨研讨课、打造展示课,最后生成了今天同一教育主题的一体化思政示范课,实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资源共享、学科共建、人才共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一体化建设。






示范课后,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华章琳教授围绕三个角度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进行点评,统筹育人主题,纵向贯通、适切学段,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统筹育人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现目标设置的梯度化;统筹教育资源,丰富多样、适合年龄,实现教学方法的一体化。同时指出四位老师的授课在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和教学着力点上,体现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层次性和驱动性。



在此期间,刘局长为青岛实验高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进行揭牌。这是青少年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平台,是青岛实验高中为代表的联盟校确保“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跑好接力赛”的主动担当。


本次会议以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实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充分体现了大思政课程跟社会大课堂结合、跟时代大势结合、跟历史文化结合,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学科共建、人才共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新途径,对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建议。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