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100天,我还能逆袭吗?”

2021-02-28 11:06 来源:家长帮青岛站

2月27日

高考倒数第100天

小编在后台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有的学生问

“高考倒计时100天,我还能逆袭吗?”

无论是迷茫也好,焦虑也罢,

都在传递一种拼搏向上的力量。

从正式升入高三到现在,

你备考状态如何?

是有条不紊?亦或是身心俱疲?

相信到现在,你也进行了几场考试了吧?

成绩和排名是否能够得着你的理想大学呢?

知乎上看到一位高中生提问,

说高考还剩100天意味着什么?

获赞最高的答案是:

意味着只要你足够努力,

就可以上任何一所想去的大学。

你背的每一个单词,

记的每一个公式,

做的每一道题,

都会在高考中得到体现。

而现在,你要做的

就是默默努力,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相信很多高三生都经历过让自己难忘的一幕——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今天,高考倒计时100天的冲锋号已然吹响,这是一种精神的鼓舞,更是一场盛大的祝福。

作为陪伴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学而思老师们,也必须要送上最真诚的祝福。也请你们相信在这短短的100天里,从来都不缺少逆袭的故事,因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你以为看完视频就完了?那你也有点太不了解小编了,没点料可不行。

 

进入到高三冲刺阶段的孩子们,总觉得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复习效率低,学习速度慢,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定心丸”,更是一个“加速器”,提升复习效率,扎实巩固考点,稳步提高考试成绩。

 

那么在冲刺阶段究竟如何“加速”,小编邀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过来人”,看看他们决战高考的那些硬核复习秘笈吧!

 

掌握好复习的时间节奏

 

在高考进入到倒计时100天的时候,很多孩子明显的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候的焦虑情绪,容易乱了阵脚,突然间不知道该怎么复习了,白白流失了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

 

但越是艰难紧迫的时候,越是要沉下心来规划好自己的复习节奏。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郭丹阳学姐,是2020年高考考生,关于高三下半年如何掌握好复习节奏,她这样说:“时间节点上,从下学期开始到一模前,一定要尽量做到大知识块上基本扫雷,因为一模是高三最重要的一次模拟考试,考查内容与高考范围相同。

 

丹阳学姐还给了学弟学妹们一个小提示,在做真题试卷的时候,一定要以高考时的认真状态计时去做,千万不要马马虎虎,因为这是最贴近你高考的题目,并且只有往年的这几套,做完了就没啦,所以要稳定复习心态,越早进入到全仿真考试状态越好,珍惜每一份高质量答卷的检验。

 

从一模到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一定会出现你曾经会的知识点现在又忘记的情况,不要慌张,一方面通过持续做题保持考试状态与答题手感,另外一方面迅速捡起遗忘的知识点

 

特别要强调的一个时间节点是一模,做题慢一些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好一模前后这一段时间多做套题,提高做题速度,查漏补缺。

细化目标,提升有效学习率

 

“区分有效学习和无效学习要依靠细化的目标”,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李华阳学姐这样说。

 

我们之前采访过的很多家长都反应过一种现象,“我们家孩子每天学习到那么晚,考试成绩完全和付出不成正比呀”。

 

放眼看去我们的学习延长了学时,但是学习的“水分”也变大了,如何针对性的提高复习效率成为现阶段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在冲刺的这个关键时刻,每一分钟时间都应该花在刀刃上。

 

针对上述问题,华阳学姐给了大家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

“目标为有效学习提供基本条件,这样的学习状态是有益的、是可取的。

但是我们要警惕的不是睡觉和打游戏这种显性的时间消耗事件,而是那种最不易察觉的无效学习,反复刷题、改错时抄题,都可能属于无效学习。

区分有效学习和无效学习要依靠细化的目标,比如我考前语文作文的目标主要在提升审题准确性,而非积累素材,所以我主要复习整理的就是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老师发的补充素材就选择性取用。

一般来说,资源总比问题多,根据目标确定重点学习内容、合理取用资源,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越是在关键和时间紧迫的时候,我们越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且还要细化学习目标,找到复习的核心抓手,聚合重点资源去集中解决主要矛盾,让复习不再是一种随大流的学习行为。

研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不论我们做过多少套卷子,总结过多少种易错点,我们会发现解题思路“万变不离其宗”,解题逻辑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不易被我们轻易发现的“隐藏的逻辑”,也就是高考试卷中评判你答题得分的标准。

 

如果能研究透这套标准,我们就可以进行“踩点式”的精准答题了,是不是听着很兴奋,但又觉得非常不真实,但总有人能够打破不可能。

 

贾南山学长是2020年北京市高考的考生,高考数学考取了满分其实,满分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背后更代表着一套严密的做题逻辑、丰富的解题方式和答题技巧。你知道和掌握的方法越多,可以验证答案准确性的方式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

 

大家会不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答案上的知识点明明你是知道的,但就是不得分,为了解决大家的这种困惑,南山学长也给到了相应的建议:“研究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道理很简单,评分细则上明确告诉了你哪句话得分,哪句话不得分。所以研究大考(如一二模)的标答和评分细则,可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进一步规范我们的书写过程,让我们的解答更符合高考判卷老师的要求。”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是得分点就可以在你的知识库中随意调取标准答案了,听着容易,但是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归纳总结,才能有这种靠近标准答案的“第六感”

 

高效利用错题,提升复习效率 

小编猜现在很多高三的孩子们一定人手一个错题本吧,与错题相爱相杀。

虽然说错题本的目的是为了不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摔跟头,但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错题只错一次。或许不是我们对待错题的态度有问题,只是现在整合错题的方式不适用于当下的复习状态。

 

针对错题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刘云冲学长也拿出了自己压箱底儿的复习宝典——错点本

 

传统的错题本通常会要求我们抄下或贴上错题,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大工作量,往日翻看时也需要反应一会,才能看出当时自己怎么错的,究竟哪里出了错,既费时又费力,对于理化生三科的刘云冲学长向大家强烈安利错点本。

 

这个错点本怎么写呢?就是你每刷一道题,比如你抱着五三刷一下午,就把你错了的题错在哪里记下来,一点一点地写在本上,比如说三模里我错了一道生物题,错点本上我会这样写:不能说取根尖分生区,只能说取根尖,分生区要在显微镜下找。

 

同时,错点本随着大家的做题量上来之后优势就更为明显了,工程量过于浩大,错题本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但错点本就不怎么费时间,即做即写,把它时时刻刻摆在桌上就可以,希望云冲学长的这个方法能够对大家的复习带来帮助。

 

调整好心态积极备考

 

正如王安石所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拼尽全力之后,我们便不再后悔,放平心态,迎接挑战。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吴天淇学长,在采访中说到:“等到了高三下半学期,心态比努力更重要。平时成绩不好,高考逆袭者比比皆是。所以,不到最后,不言放弃。”

 

高考让我们的身心都处于“拉锯战”的状态下,除了拼实力,更是在博心态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这种高压状态下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心态,将3年储备的实力,爆发在关键时刻。

 

同时,现在已经漫步在北大燕园的王君宇学长也给了大家一些调整备考心态的方法。

 

“至于生活与心态的调节,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要沉迷于娱乐,但也不要完全抛弃娱乐。适度的娱乐有利于身心的放松,从而促进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建议大家利用大考之后的休息时间爬爬山散散步,让较长时间紧绷的身心放松开来。

另外,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最好每天限制一个使用的最长时间,在学习的时候远离它们,在休息的时候再使用它们。将学习与娱乐彻底分隔开来有助于集中精力,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

梁实秋说:“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惜他的时间。

 

经过与疫情的搏斗后,小编相信大家对于时间与生命也有了重新的定义,珍惜时光,亦能不负生命。抓紧高考前的这最后100天,让每一分付出与耕耘都成为值得。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