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手机、掐网线、改密码?寒假里如何正确从孩子手里“夺走”手机?

2021-02-13 11:36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要说数字时代的教育烦恼,“孩子沉迷手机这件事,必须拥有姓名。

 

在应对方法上,家长们也算是“各显神通”,有的改手机密码让孩子打不开,有的直接掐掉网线大家都别上网了,有的直接“豪横抢走手机,还有的唯唯诺诺跟孩子商量再玩十分钟行不行。

 

要说一点都不让孩子接触手机,那肯定不现实。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没有些别的爱好,怎么就把手机当命根子了?

 

玩手机也好,做游戏也罢,都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内心需求的,比如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等。

 

孩子沉溺电子产品的原因,才真的值得我们去深思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初中生因为沉迷游戏,与父母发生争吵,甚至扬言要跳楼轻生。

 

民警上门之后,对男孩进行了一番“硬核”开导:成绩不上不下,脾气比谁都大。不要在家里“豪横”,有本事用成绩豪横啊!

 

这硬核开导的确大快人心,或者说,“大快父母心”。

 

说的那些大道理,都是家长希望孩子懂得的,孩子可能会短暂因为这样的激励而放下手机,可是时间久了,很可能会被打回原形。

 

孩子真正需要被满足的情感需求,比如被认可、被关怀的感觉,就像是他们精神需要吃的“正餐”,从游戏里获得的“伪满足”就像是饭后甜点

 

你可以跟孩子晓之以理,告诉他们吃甜点不好,要少吃。由于短暂的刺激,他们可以忍着饥饿不去吃甜品。

 

如果没有甜品,“正餐”能及时供给,孩子真的没有那么需要甜品。最怕的,就是家长不让孩子吃甜品的同时,也没有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正餐。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没有获得满足感,没有获得掌控感,所以他们宁愿沉溺在虚拟的“安全岛”

我女儿算是不太爱玩手机的孩子了,但是每当我们工作忙,没有人陪她的时候,她总是会问我:妈妈,我好无聊,我可以看一会电视吗?

 

或者有时候带她出去吃饭,小孩子早早就吃饱了,大人还在聊天说话,孩子这时又会闹着玩手机了。

 

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这样的场景,真的是孩子离不开手机吗?

 

其实并不是。

 

他们就像多余的人一样,在周围的环境中游走,心情当然会有些沮丧。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指着这些低头玩手机的孩子说,“你看现在的孩子就知道玩手机”,是不是对他们太不公平了?

 

孩子对网络的痴迷,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他们需要帮助了,而不是一味地恐慌

玩手机有多香,我们成年人深有体会。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玩一把游戏释放一下;需要博得关注的时候,在社交平台发个动态;进电梯碰见熟人不想尬聊的时候,还能拿出手机避免尴尬。

 

要说手机给人带来的满足的确是不少,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希望孩子去从手机里获得这样的满足感?

 

因为我们成年人可以处理这些信息,而一个孩子却无法承受。

 

孩子的注意力,很可能被过量的信息轰炸,从而让他们本来就不成熟的注意力,被分散得更多

 

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家长如何正确地从孩子手中“夺走”手机呢?

 

第一,如果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不要用手机“充数”。

 

要相信孩子,他们对真实依恋关系的渴望,远远超过手机。

 

当他们需要家长陪玩的时候,那家长就应该放下手机,放下手里的一切事情,给孩子全方位的陪伴。

 

从游戏中能获得接纳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获得,他们自然不再单纯沉溺于游戏

 

数字时代,我们不再是孩子眼里的“万能妈妈”,某种程度上,手机能提供的信息比我们多。

 

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其他方面,与孩子建立更好的关系,比如陪他们进行体育运动、一起做手工等等。

 

第二,不要在孩子入迷的时候夺走手机。

 

我们在教育中,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出了问题才想到纠正。

 

当孩子痴迷手机好久了,我们才想到要纠正这个错误。

 

其实,家长的确需要跟手机“争宠”,但是一定不是在孩子与手机“浓情蜜意”的时候

 

在我们与孩子亲子状态最佳的时候行动,“夺走”孩子对手机的依恋。

 

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与孩子的亲近,多持续一点,孩子对手机的渴望就少一点

 

当我们给孩子吃了足够的“正餐”,自然就能建立“两个自信”——

 

相信自己,已经给了孩子足够的爱;相信孩子,即使吃一些“甜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作者:妙黛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