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家长朋友说,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开始逆反,而且非常厉害,时时处处不听家长的话,和家长对着干,甚至发生一些严重的冲突,这让家长感觉特别头痛。家长之所以认为孩子逆反,可能与一些心理学教科书及社会流传的观点有很大关系。传统的心理学普遍认为,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就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例如打架、吸烟、谈恋爱、彻夜不归,特别是与家长、老师顶撞,家长让做的事情偏不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更是如此,开始了成年人眼中的“逆反”。
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并没经历过这样的时期,“逆反”难道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吗?当自己从事教育时,才慢慢理解家长眼中的所谓“逆反”,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认为逆反其实根本不存在,或者逆反的根源在于家长而非孩子。
逆反的表现其实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一些不应有的矛盾冲突,而这正体现了孩子开始真正的成长与发展。这些矛盾主要有:
01青少年的自主意识与家长的全面掌控之间的矛盾。
孩子从小万事都有家长作主,一切都听从家长的决定和安排,甚至绝大部分事情都要主动问家长如何决定和处理。这个时期孩子生活的经历阅历浅显,对许多事情都要向家长请教,得到家长的态度和意见,孩子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感和服从感。这由此形成了家长的意识:孩子时时处处都会服从自己的决定、顺从自己的想法,决不可能违逆自己。可是有一天,家长突然发现孩子开始与自己犟嘴,更多的事情不再听从自己的想法,更不会按照自己的意见做事……这让家长感到紧张和充满压力,造成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睦。孩子都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年龄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孩子的自主意识开始萌生和增强,自己开始有独立思考和主张,有事不再问家长,而是自己拿主意,这个过程一般家长感觉不到,敏感的家长会觉得孩子与自己的交流减少甚至不再交流了,这时如果家长对有些事情进行干预,那么就成为矛盾冲突的爆发点。
02青少年向外探求世界的需求与成年人向内控制的矛盾。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同学交流圈子扩大、阅读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接触外部世界的范围更加广泛,整个世界在他的心灵和视野中有了更大的边界,孩子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观望周围和世界的一切,思维逐渐打开,向外探索世界的愿望就如打开了泻洪的闸门一般喷涌而出。虽然课本的知识为他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但是当面对更多未知问题时,他们需要自己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去行动、去尝试、去冒险。他们的蠢蠢欲动,既与他们身体的成长有关,更与他们的思维与心灵有关。而此时的家长却囿于对孩子生活认识的局限,认为孩子除了学校生活,其圈子应始终局限于家庭生活的范围。家长无法理解青春的激情,而是以向内严格控制的方式,指导和约束孩子的生活、社交、阅读、探险等活动。孩子探求世界的需求是向外的,更是开放的;家长对于孩子管控和约束的是向内的,更是封闭的,于是矛盾和冲突就成为必然。
03青少年多元发展的渴望与成年人单一评价的矛盾。
曾经听一个家长对孩子说到了学校之后,什么社团和活动都不要参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在学校丰富的活动平台上,孩子对很多活动都会产生兴趣,如艺术、体育、科技、辩论演讲等,渴望参与并且希望有出色表现,特别当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伙伴有各种各样的才艺和技能时,更激发出他们渴望多元发展的强烈愿望。此时孩子对生活中多元内容的尝试与探求,是他们青春期中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好奇,很难在长大后成为自己的学业和专业追求。而对于家长来说,一方面孩子的这些兴趣和参与的活动,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相左;另一方面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体系中,孩子消耗大量时间参与兴趣培养和课外活动,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受到影响。这就必然造成孩子多元发展的强烈愿望与家长对孩子进行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的矛盾,很多家长常常会以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为理由限制其参与各种活动,也有的以成绩好了可以让孩子做有兴趣的事情作为奖励,这种渴望与评价的矛盾也会引发冲突。
在家庭当中,家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消除矛盾冲突,化干戈为玉帛,家长负有重要责任,一旦家长能够做得更好,那么逆反就自然不会发生,或者发生了也会消除。
正确理解孩子
孩子的长大是不可逆转的事情,曾经的听话和顺从只是成长中某个阶段的现象。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不听话不顺从感到高兴才对,因为这正是孩子独立自主、探求世界、多元发展的意识开始生长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己喜欢自作主张,除非特别重大的事情,否则都会自己决定事情和处理事情。他们生活和发展的激情和热情在身体和心灵当中澎湃汹涌,只有提供正当的安全出口,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释放。孩子慢慢长大是家长所期待的,但是这个长大伴随着的既有身体,更有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身体的成长,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意识和心灵的成长,而后者是更加重要的。
充分尊重孩子
多元智能理论一再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是多元智能的集合体,也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智能。不仅如此,每个人也必然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有自己的发展需求。可以说,孩子的人格尊严、发展潜能、发展个性、发展需求,是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根基,也是人的后天差异的根源。作为家长,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懂孩子,这是当下家庭教育最大的误解。其实,不了解孩子很正常,只要能够尊重孩子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承认孩子自身的存在价值,为孩子提供或者创造自主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接受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那么孩子就会拥有宽松自由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从而走出独特的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自己最好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调适方式方法
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感觉自己长大成人的意识非常强烈,与家长公平相处、平等交流、民主协商的愿望就非常迫切。此时就需要家长与孩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遇到家庭的事情要征求孩子的意见,遇到孩子的事情要首先给孩子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这既是尊重孩子,又培养了孩子主动思考、自主负责的意识和能力;当意见不一致时,要民主协商解决,积极沟通达成一致,或者按照一定的决策规则形成意见;当有些事情的决策涉及孩子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及想法背后的依据和理由;有些事情家长即使不同意,在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时,一定要给出自己的提示和建议,比如安全的提醒、法纪的约束、健康的保障等。平等、民主、自主、协商,这些原则和方式方法,都能够有利于破解逆反难题,消除家长与孩子隔阂。
确立底线意识
在《探索青少年脑的奥秘》一书中,研究者提出,青少年时期学生出现的吸烟、打架、恋爱、彻夜不归等问题,并非道德问题,而是因为其大脑发育的不完全造成的。家长与孩子相处,会遇到孩子成长发展的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许家长能够理解和提出意见建议,但也有许多家长根本无法理解。对此,我认为家长只要守住四条底线,就能够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筑牢生命的防护屏障。一是守住道德底线,遵守人类道德的准则;二是守住法纪底线,不逾越法律的条文和纪律的规定;三是守住健康的底线,任何事情不能有不健康和损害健康的隐患;四是守住安全底线,孩子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让他受到安全方面的困扰,或者事情在变化中会给孩子带来安全威胁。这些方面,正是家长的经历和阅历能够给予孩子成长发展的理性判断和底线预警。当没有这些隐忧时,家长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思考和经历。
孩子的成长,是家长解放孩子、让天性自由绽放的过程,破除逆反的魔咒,不再以逆反的心态去看待孩子,这也许就是孩子走出自我、建立与家长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真正开始。
来源:教育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