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应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习应成为教师一生之修炼
教师即研究者
在青岛实验高中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
更是一种行动
也是全体教师所追求的学术境界
青岛实验高中
迈入新人文教育2.0
建设学术校园,孕育时代新人
12月26日上午,在新年来临之际,青岛实验高中教育集团召开首届跨年学术节启动仪式暨新人文教育2.0发布会,本次大会以“扬科研之帆,享学术盛宴”为主题,青岛实验高中、青岛创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在这里相会。大会由青岛实验高中学术研发中心负责人、青岛创新学校执行校长肖亚军主持。
学术、研发、碰撞、融合是学术节的主旋律。会议第一项,青岛市教科院学术委员会刘永洁副主任进行《学术型教师科研能力漫谈》的主题讲座。刘主任开场便抛出问题,“老师们认为是先有学术型教师还是先有学术型学校呢?”也许没有准确的定论,但普通高中天然的学术性追求决定了学术型教师特定的专业属性。
做一名学术型教师要把研究作为自身的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其中课题研究一定是教师专业突破的重要方式,助推学校校园建设的重要方式。刘主任认为,中小学一线教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经验,有丰富的场景,有丰富的课堂,有用不完的学生资源。接下来,刘主任围绕“怎么选择课题”、“如何进行方案设计与立项申请”、“怎样开题”、“课题实施与中期检查”、“课题结题”、“成果推广”等方面让老师们走进教育科研的大门,发现原来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注满珍珠的教育科研课题的宝库。我们要以学术的思路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读书、需要写作、需要思考、需要实践的“四者合一”的展现舞台。
会议第二项由青岛实验高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孙睿做教育部64期全国高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分享,同时带领我们学习了近期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出台的有关普通高中的文件精神。孙校长指出,我们要乐于参加高质量培训,一个人有视力不代表他有视野,有眼睛不代表他有眼光,每一次的学习、研修都在为我们打开新的视野,为拥有新的视角和眼光提供机遇。
孙校长回忆起在华东师大培训两个多月的时间,一场场令人思想激灵的交流探索,一次次获益良多的探讨场合,一个个耳目一新的课堂现场,结合着青岛实验高中的图景,对新人文教育、特色品牌打造、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等角度有了新的思考,学术高中的建设势在必行。
会议第三项由孙睿校长进行了《建设学术校园,培养时代新人——新人文教育2.0进行时》的主题讲座。孙校长谈到,学校的“新人文”教育在实施6年之后,也面临着新的瓶颈,亟需突破。创建学术高中是新人文教育升级版的必由之路,借助学术的力量推动学校持久性、高质量发展。
面对学校现在所处定位,学校课题支持中心杨梦云老师利用SWOT分析法对学校内部优势及劣势,外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剖析,引导老师们一起思考以下问题:各学科的建设思路是否清晰?学科领导力怎么更好发挥?国家课程校本化如何更深入?青年教师该阐明哪些观念?怎样从“学习更多”到“研究更深”?学术智慧如何给予认可、版权和激励?个性化教育怎么扎实落地?空间文化如何自下而上的营造?孙校长鼓励老师们积极提出思考和困惑,指出我们要营造“人本、创新、自主、共享”的学术氛围,用学术文化内核驱动学校发展。
接下来,孙校长发布了《青岛实验高中学术高中建设行动纲要》,围绕学术高中我们要达成“4个力”的共识展开,学术是新人文教育2.0的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是学术高中建设的原动力,学术高中最终指向提升师生内驱力,发挥诊断在学术高中建设中的改进力。我们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在打造学术团队的道路上,要立足“两规划,一平台”,专业发展;立足“课程、课堂、课题”三课,协同发展;立足学习提升的非正式组织,实践发展,蹚出一条符合学校教师发展的研究之路,营造“学术氛围”,创设“学术问题”,激发“学术思考”,推进“学术交流”。在学生创新素养成长路径中,孙校长指出,要以专业成长规划助力学生学术生长,要以学术平台搭建锤炼学生学术专长,要以师生平等交流涵养学生学术思维。
孙校长认识到,学术校园的建设要以学术的方式推进,激发教师自主提升的愿望和需求,变被动成长为主动成长,所以对学校组织结构进行了梳理,架构起舱位图为学术引领赋能。相信通过对学术校园的立体改进,最终能将学术成为一种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有独特学术素养的新时代接班人。
内练学术武功,外塑实高形象,互动体验,追求卓越,享用着今日的跨年学术盛宴,向教育的深邃处砥砺前行。本次会议是学术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各学科将陆续开展跨年度的学术周,相信青岛实验高中学术校园建设的“半亩方塘”,必将迎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盛景。
来源:青岛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