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五届中小学
“学国学 诵经典 传美德”活动大赛题库全新升级
“身临其境”系列视频题库重磅来袭
岛城名校长、名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国学大咖
带你走近身边的“国学打卡地”
发现身边的国学之美
奥运冠军来袭!
提前预热,快来挑战!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个人冠军张娟娟,为小选手们出题。
射箭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5万年,在古代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流行,最初用于打猎和战争。
现代射箭运动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它由军事需要演变成娱乐运动。直至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射箭被列入奥运会项目,成为一项体育赛事。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在第7届奥运会后,射箭项目被取消。
1931年,国际射箭联合会(简称国际箭联)正式成立,制定了国际箭联轮赛规则,由此在1972年,国际奥委会才将优雅、古老和传统的射箭运动正式列入奥林匹克比赛大纲。男、女团体均于1988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射箭队收获一枚银牌,李玲娟在射箭个人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亚军。这也是中国射箭队在奥运史上第一枚银牌。此后中国队总共在女子个人和团体项目上摘得过四枚银牌,皆位列韩国之后。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娟娟在女子反曲弓个人决赛中战胜韩国选手朴成贤获得金牌,这是中国第一枚奥运会射箭金牌。
张娟娟的问题是:
《三国演义》中有关毒箭的典故是什么?
中国的射箭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古代人们狩猎和行军打仗的重要武器。
为增大箭的杀伤效力,后汉时耿恭发明了“毒箭”。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中,就有对毒箭的演绎。
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
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废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缚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至见骨,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惧怕。”
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是世间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缚在柱上。并让人先送上食物,说:“先生远道而来,请先用酒菜!”关公陪着华佗吃了一会,便伸出了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
华佗的手法娴熟,手上的刀子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流出的血溢出了盆。将士见到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独关公仍继续下棋吃喝,面不改容。不久,华佗把毒刮尽,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舒如故,一点也不痛。先生真是神医!”这一典故体现了关羽虎将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赞颂了华佗神医的高明医道,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或品质。
小选手们猜对了吗,答案是——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刮骨疗毒”。
青岛市第五届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