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怎么学数学的?清华教授走进青岛实验高中揭秘脑科学

2019-12-19 12:12 来源:青岛实验高中

  近日,清华大学郑建华教授应邀来到青岛实验高中开设专题讲座,从大脑的工作机制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郑教授见解独到,讲座内容别开生面,现场互动热烈。

  首先,郑教授问同学们学习数学难不难?他告诉同学们,大脑要接纳几千年发展起来的数学体系需要漫长的过程,感觉数学难学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应对大脑还没有准备好的事物。

  郑教授阐述了大脑的工作机制,信息在大脑中会形成瞬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期记忆,他问同学们如何让学习的知识长久地存储于大脑中?郑教授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指出要进行精细的、开放的复述,具体表现为赋予知识意义、与旧知识联系、搭建场景等方面,即让大脑工作起来形成工作记忆,工作越多记忆就越长久。同时他建议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对话、碰撞,提倡小组学习。

  接下来,郑教授选取了同学们熟悉的高中数学概念为例,说明大脑的工作过程,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数学的思考之旅。

  为什么二面角的平面角要求两条边垂直于交线?向量概念中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异面直线的概念?为什么要引入弧度制?为什么要引入任意角?为什么要引入三角函数?为什么要定义函数的单调性?“函数”这个名称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踊跃发言,郑教授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与了充分的鼓励和引导,让同学们体验到如何赋予知识意义、如何搭建场景。郑教授指出,数学其实就是用语言把道理说明白,把关系揭示清楚。

  郑教授的讲课风格幽默、生动、接地气,讲座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同学们意犹未尽。短暂的讲座不能涵盖高中数学的全部知识,但为同学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数学的思考过程充满乐趣,我们要不断地在脑中搭场景、搭意义,才能理解数学的本质,真正地学好数学。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