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学生志愿者走进初中 垃圾分类“神器”被种草

2019-09-07 15:21 来源:爱青岛

  “垃圾分类”这曾一度冲上热搜的“时尚新宠”,新学期又在青岛五十九中掀起一阵热潮。

  9月6日,青岛九中国际部高一学生走进青岛五十九中,与五十九中初一近一百名学弟学妹,一起展开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大讨论。

  青岛九中老师周杉,结合PPT为同学们分析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通过丰富有趣的事例,帮助同学们准确区分生活垃圾。其中,最让同学们“涨姿势”的,莫过于这位有趣的周老师说,他养过蚯蚓。

  “厨余垃圾埋在土里,分解速率慢,夏天至少三十天,冬天温度低的情况下,完全分解则要三个月。”周杉说,“而蚯蚓,只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小小的身躯,却蕴藏着如此神奇的力量,同学们不禁好奇。

  神奇之处就在于“堆肥桶”。“在堆肥桶里,一层厨余垃圾,一层土,土里有蚯蚓,再一层垃圾,一层土,像汉堡一样。”周杉说。同学们被这样脑洞清奇的比喻逗得捧腹大笑。周杉告诉他们,厨余垃圾在堆肥桶里经蚯蚓“化腐朽为神奇”,就可以得到肥沃的黑土。“绿色来源于空气、水和土壤,然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很少看到泥土。”周杉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让资源充分利用。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尽管理论知识学了不少,想要真正成为垃圾分类小达人,还是得躬身实践才知真理。

      四个不同颜色的小型垃圾桶,几十张印有不同垃圾的纸牌,三两人成组,每组一套这样的教学模具,一个趣味性十足的小游戏,就在同学们之间如火如荼地展开。       

      有的同学不一会儿就把垃圾纸牌投放到准确的垃圾桶中,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看得出来暑假的垃圾分类环保实践活动,是“走了心”了。还有的同学抓耳挠腮,湿垃圾、干垃圾傻傻分不清。这时九中的学长学姐速来“江湖救急”。他们为学弟学妹仔细讲解垃圾的分解知识,小龙虾的腿属于什么垃圾、脑袋属于什么垃圾……头头是道,游刃有余。学弟学妹们瞬间醍醐灌顶、变身迷妹。“感觉自己过了一把当小老师的瘾。”九中辛霁洋同学笑着说。说到自己脑袋里存储的这些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他认为得益于课堂上系统的学习与生活中细致的观察。谈及今天来到五十九中与学弟学妹深入交流,他不禁感叹“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

  “我们家每个周末晚上都会对不同主题进行谈论,今天学习的内容,我可有的谈了。”青岛59中高一二班的周睿洋说。

  据了解,此次是青岛九中中德青少年环保大使行动及教育项目”生活垃圾分类“学生志愿者活动,参与活动的是学校国际部高一25名新生,一下午的时间,他们分批去往青岛24中、青岛47中和青岛59中,与学弟学妹们携手为美丽青岛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见习记者 刘瑜)

  【爱青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