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平“画布”684支画笔!海山学校打造缤纷新天地

2019-06-25 13:53 来源:爱青岛

       2500平米的“画布”!684支画笔!

  一改印象中的如茵绿草,和塑胶跑道的一抹砖红

      海山学校的校园里此刻色彩缤纷,彰显个性,活力四射。

  6月24日下午,青岛海山学校“中国梦·海山情”大地彩绘拉开序幕。

      高一、高二级部21个美术班684名美术生,齐聚操场,在跑道外侧2500平方米的水泥地上,共同绘制一幅梦想蓝图。

同学们正在为“五月的风”铺色

   坚守中国梦,浸润海山情。

       典雅的清华园、飞檐反宇的中山大学、秀丽园林一般的中国美术学院……一所所高校以别样的方式绽放在同学们的笔下,如同一个个蓄势待发的梦想。四处拐角还画有“五月的风”、“东方明珠”等地标性建筑,体现着同学们探索世界,用脚步丈量祖国疆域的雄心。

  其中,海山学校的校徽位居作画带的正中间。“我们用大量橙黄红色的色块,簇拥着海山学校的校徽,营造一种光芒万丈的意境,寓意学生们闪闪发光的梦想将从这里起航。”海山学校美术组组长邴启超介绍说。

同学正在为学校校徽铺色
设计图稿

  不同于在纸上作画,这样一块巨大的“画布”给同学们带来不小的难题。

  他们拎桶端盆,拿着比往常不知道大出多少倍的“画笔”——墙滚刷,在盆里调颜色,对照着图稿,将色彩在大地上晕染开来。有时这一部分的颜料还没干,就不得不单脚跳跃,在偌大的画布上寻找丁点落脚的地方,然后继续作画。

  在此之前,学校老师与学生们做了诸多准备。

  首先面向学生征集图稿意见,由美术老师设计起稿。根据图稿实地测量计算所需颜料数,进行物料的采购。然后各班在所负责区域起形,做好标记。在正式上色前一两天,先给灰扑扑的水泥地刷上一层乳胶漆作为底色,以便更好地显色。

起稿
铺底

  纵览全局,在纸上容易实现,但在地上,就很难把握作画的形是否好看,比例是否合理、对称等问题。

 “这种大面积装饰画的集体作画,最重要的,也是比较困难的就是起形。”海山学校高二培优一班的美术老师李宝说。

调色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高二培优一班的赵炳程与张智敏这对黄金搭档很有发言权。

  他们拿着对讲机,分工协作,一人在楼上把控全局,一人在楼下勾勒形状。这样两人之间就形成了符合人眼的立体透视空间。“勾形的时候拿粉笔先定点,然后连成线。赵炳程就会从高处往下看,看这个图形是否好看、匀称。”张智敏说。两人搭档默契,不仅完成了起形工作,还包揽了颜料计算的工作。

  “我们拿米尺测量每块色彩形状的面积,按照每桶2L的参数来提报采买的颜料数,按照每个盆400ML的容积来分配颜料进行调色。”赵炳程说。同时他还介绍,按照数字油画的方法,将每个色块分配到人,由同学根据图稿自行调色,也考验了同学们的调色功底。

  “我们老师说,即使是他,也是第一次进行大地彩绘,这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赵炳程说,“色彩、勾边……虽然大地彩绘与美术高考中考验的能力不尽相同,但是在实践中,能够更深刻得体会到贯穿其中的作画手法。”

  “第一次与同学们团体作战,画完从高处向下看的时候,成就感up!”张智敏说。

  据了解,青岛海山学校从2002年起开设了美术特长课程。学校不断聘请全国名校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引领教研。多年来学校董事长王文祥先生亲自参与美术教学研讨,为了让学生摆脱美术绘画中的思维定格和机械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能力,提出“五三三”美术教学理论。

 

  即“构图、造型、塑造、深入刻画、整体调整”五个步骤; “空间、比例、透视”三大关系和“质感、体感、量感”三感。

  在“五三三”美术教学理论引领下,学校美术教学质量迅速提高。2019年美术高考中,海山学校美术专业学生包揽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合格证,用实力为海山代言!

  “集体作画,美化校园,不仅提升同学们的美术素养,更考验相互之间的协调力和凝聚力。”海山学校副校长孟祥平说,“他们认真画下理想中的大学,勾勒出梦想的缩影。我们希望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去激励他们,在海山的土壤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勇敢追梦。”

  此次活动是青岛海山学校献礼国庆70 周年、落实《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创新性实践。丰富了同学们课余生活,提高其审美素养,激发出中学生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师生共同把海山校园装扮得更加美好、更有人文情怀,打造美丽校园新样态。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