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家庭教育立法提上议程!

2019-03-07 16:44 来源:教师帮

  家庭教育之所以颇受关注,或多或少跟当下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有点关系。

  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在进行,关于家庭教育话题的讨论十分火热。家庭教育立法提上日程的背后,是我们深知:有些教育,父母不尽责,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2019年全国两会第一天,一份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解读说,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九成以上班主任认为家校沟通存在问题,家长参与沟通积极性不高,家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等,需要多方合力支持家庭教育。

  除了民进中央的提案外,来自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长曹永鸣,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谢文敏也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

  家庭教育之所以颇受关注,或多或少跟当下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有点关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了。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家庭教育的话题——有些教育,父母不尽责,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有些教育,不能推给老师,只能靠家长

  有老师反映,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总会说“孩子就全都拜托老师了”,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就要全权负责了”,把老师当成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大管家”,自己甩手不管,但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了一些小状况,就马上问责老师。

  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都会遇到。

  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种做法,对吗?

  从孩子生下来,一直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友善和关爱,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基本要求。

  但非常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等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家庭教育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了。

  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孩子社会生活的起点。他们必须具有承担教育工作的能力,这一点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压力,导致有的人往往忽略了父母的责任,反而把老师当作更合适的教育者了。

  父母的一切都逃不过孩子明亮的眼睛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妇联就呼吁将家庭教育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规范化发展。去年两会也有委员提出:“家庭是人生首所学校,要注重家教家风”,今年的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人,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这个社会。比如说,当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肢体动作;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语言习惯;孩子看到电视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找电源开关……

  总之,父母说话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习惯,都逃不过孩子那明亮的双眼。

  同样,喜欢阅读的孩子,多数是因为父母经常把书本捧在手上;喜欢宅在家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家人没有出门散步的习惯。麻将桌旁和书本堆里长大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都坐在电视机前挪不开眼睛,孩子又怎么会静下心来学习呢?

  家长的言传身教,比孩子的智商更重要

  家庭教育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如说非智力因素方面,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基本规矩等等。

  所以,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做父母的应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认字、读书、数数等,也包括孩子的举止行为、感知认知等各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自然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

  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前行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和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百倍的力量,帮助他成长。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教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不管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责任与使命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

  所以说,只有家庭和学校“并肩前行”,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校冲突时有发生,家校共育缺乏协调;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等,需要多方合力支持家庭教育。”朱永新说。

  两会提案:提案缓解家长养育焦虑

  朱永新提议,在学校教育方面,要着力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良性互补关系。提案建议在学校章程中完善家校共育的条款设计,指导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等形式,了解国家关于家长不同于学校和老师的监护责任和权力、权利,帮助家长区分自己和学校的学生安全责任分工,为预防、缓解、消除家校矛盾做好铺垫。

  “针对家长的养育焦虑,提案则建议教育和有关部门可以帮助家庭缓解教育焦虑情绪。”朱永新说,如帮助家长了解子女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的科学知识,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知晓包括家庭教育政策等在内的与其子女升学、教育分流密切相关的教育政策内容,以减轻家长教育孩子的压力,特别是精神压力和时间成本。

  此外,提案还建议妇联、关工、宣传等部门以及村(社区)等社会资源参与家庭教育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方面通过宣传引导形成合理的社会评价,帮助家长切实转变只有“上重点大学”才是教育成功的观念,尊重子女的客观差异,科学定位孩子的教育成功标准。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借助视频音频交流手段,通过“代理家长”“爱心爸妈”“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等公益形式,帮助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家庭营造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环境。

  写在最后:

  千万不要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老师可以教给孩子知识,却保证不了孩子的品行。优秀的孩子必然是良好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产物,家校形成合力,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打开方式。与各位老师家长共勉!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