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预测!翟天临事件引发这些思考!

2019-02-21 14:35 来源:山东高考直通车

  青年演员翟天临2019年1月10日赴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到后,又于2月16日退出,前后历时仅30多天。若未遭遇“学术打假”,他按计划将在此参加为期两年的课题研究“文化产业价值链的研究”。

  然而,网络时代,很多事可能在一念之间翻盘。

  除了事件本身,还有这件事所带来的思考,因为这很可能成为今年高考作文的素材。

  所以,今天特别梳理了事件全程,并配以相关权威评论,供孩子们参考。

  先来复盘事件的整个过程:

  翟天临事件全纪录
  2月16日午间,新浪微博@北京大学 发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称,调查小组经调查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同意光华管理学院2月13日对翟天临作出退站(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意见,另外,学校决定对翟天临的合作导师作出停止招募博士后的处理。
  《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指出,经调查发现,在翟天临进站材料审核、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合作导师、面试小组和光华管理学院存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

翟天临

  学术打假
  “不知‘知网是什么’、已发表的论文中涉嫌抄袭,刚刚在春晚舞台上扮演打假演员的当红明星翟天临,正面临着实际生活中学术打假的滔天声浪。明星+学霸+博士后,翟天临的‘人设’正在迅速崩塌。”此前,《科技日报》文章总结道。
  事情的发酵始于微博账号@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 在大年初三转发的一个知乎问答:为什么翟天临博士毕业了,但是却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就此抡起了2019年学术打假的第一锤。
  微信公号“科技日报”文章指出,关注这账号的,大多是在论文苦海中挣扎或者挣扎过的硕士博士生,深知论文秃头之苦。翟天临的演艺圈学霸人设,早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根据文章梳理,关于翟天临的质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公开检索到的翟天临的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涉嫌抄袭。这篇题为《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的论文,全文只有2800余字,有1646字的内容与他人发表内容一样。此文遭到了被抄袭者、黄山学院黄立华教授谴责,“我十几年前(发表的论文),被其整段整段抄袭,事实胜于雄辩”。
  二是,在翟天临在网上高调晒出自己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录取通知书后,除了上述涉嫌抄袭的论文之外,网友却找不到翟天临发表的其他期刊论文。按照北京电影学院的相关要求,如果读博期间没有在学术期刊发表过至少两篇学术论文,翟天临是不可能拿到博士学位的。而且,《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一文2月10日已经被从知网上撤下。

翟天临微博高调晒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录取通知书

  舆论发酵
  记者注意到,随着2月11日春节小长假后首个工作日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介入这一话题,甚至包括“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内的不少权威媒体或是刊文发声,或是转载讨论。
  “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2月10日晚间就刊文《翟天临遭“学术打假”,北大也被要求出来“走两步”》指出,“每一篇不遵守学术规范的论文,每一项不遵守科研诚信的行为,都可能在某个时候,被引爆……博士头衔,不是一个轻飘飘的荣誉称号……不管是个人,还是科研机构,多点对学术、对规则的敬畏之心,路,才能走得更稳当吧。”
  上述“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文章11日晚间得到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关注】北影博士翟天临,遭“学术打假”》为题转载。
11日,河南媒体大河网也加入讨论,刊文《翟天临论文风波 比“学霸人设”更重要的是学术诚信》指出,“博士学位是代表着学术水平的严肃评价体系,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明星身份无关。这场风波自然是因为明星身份而受到关注,但既然涉及的是疑似学术不端行为,则跳出了娱乐圈范畴,需要教育部门来调查。”
发文参与讨论的还有江苏媒体《扬子晚报》。该报以《被指论文抄袭 翟天临“博士”人设崩塌?》为题,三问有着“学霸”人设的翟天临:论文谁写?学位怎么拿?如何过审?
  @人民日报 2月11日也刊发短评:作为演员,只要演值在线,学历高低本不是关键;但作为学生,无论是否为名人,学术规范必须一碗水端平。有真才实学不怕挤水分,弄虚作假一定经不起推敲。博士帽是校园最高的荣誉,但注定越来越不好“混”,欲戴冠冕,必承其重。

  教育部关注
  舆论发酵后,涉事单位逐一表态。
  其中,《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为翟天临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2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电影学院了解到,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学校表示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
  同在2月11日,@北京大学 刊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回应称:“对近日媒体与公众关注的“翟天临涉学术不端”一事,我院高度重视。我们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回应

  3天之后,2月14日,@北京电影学院 发布翟天临问题的调查情况说明(一):该校学术委员会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
  片刻后,@翟天临 刊发《致歉信》,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切调查”,并称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当日下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再度发声:注意到翟天临今天公开表达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意愿,学院对于学术不端的行为一直持零容忍态度,将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
  记者注意到,2018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博士后办公室通过官网发布了《北京大学2019年1月拟进站博士后名单公示》,该公示日期为2018年12月14日至2018年12月20日,翟天临位列其中,根据后续通报,他最终通过公示。
  翟天临一事也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
  2月15日,就记者针对翟天临被指学术不端事件的提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近日,翟天临相关的舆情在网上引起热议,教育部对这件事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也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
  她指出,北京市有关方面也在督促指导北京电影学院组织开展调查,北京大学也开展了相关的核查工作,“调查不光是涉及到(翟天临)本人是否涉嫌学术不端,也涉及到了工作的其他各个环节是否有问题,我们昨天(2月14日)也看到北电、北大相继发布了阶段性的核查声明,翟天临本人也向社会发布了公开的致歉信。”
  续梅强调,教育部对学术不端一贯鲜明的态度就是零容忍,绝对不能允许出现无视学术规矩破坏学术规范,损害教育公平的事。
伴随着各方表态的,还有不断累加的评论文章,例如人民网的《博士打假,让学术回归纯粹》等。


  北大定论
  翟天临是如何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2月16日,@北京大学 所刊发的《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作了解释。

@北京大学所刊发的《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

  《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称,2018年11月6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学院网站上发布了《2019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翟天临根据上述招聘信息,向学院提出博士后进站申请,并按要求提交了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清单、两篇代表作、博士后研究设想及工作计划等)。
  11月27日,光华管理学院根据《北京大学博士后招募、进出站与在站管理实施细则》及《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合作导师、本学科领域教授和博士后工作负责人组成面试小组对其进行面试。
  翟天临提交的《电影行业经济研究》研究计划与合作导师研究需求一致,基于此及其面试表现,合作导师和面试小组从开展交叉学科研究角度综合考虑,同意聘用翟天临作为合作研究人员,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参加为期两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课题研究。
经学校公示、备案后,翟天临于2019年1月10日报到进站。
  《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现指出,经调查发现,在翟天临进站材料审核、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合作导师、面试小组和光华管理学院存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同时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依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第33条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20号)中关于严格博士后人员招收管理的要求和《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13〕10号)第27条,学校同意光华管理学院2月13日对翟天临作出退站处理的意见。
  依据《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第29条,学校决定对该合作导师作出停止招募博士后的处理,对面试小组成员给予严肃批评,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查。
  北京大学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并要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组织各博士后招募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严格学术标准、强化规范意识。
  对于博士后申请材料弄虚作假或违反学术道德,以及招募过程中审核不严格者,将严肃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这一问题暴露出学校在博士后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我们对此深刻反思,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查漏补缺,压实责任,认真整改,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以上为翟天临事件的全程回顾。

  那么,翟天临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哪些思考?

  哪些点值得高考生关注?

  小编梳理了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论,给孩子们做个参考:

  浙大专家谈翟天临事件:
  少上了一门学术诚信课
  19日,北京电影学院公布了对翟天临的调查结果:撤销2018届博士研究生翟天临博士学位,取消陈浥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据北京电影学院的最新通报《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二)》,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委员会认定,翟文“存在较为突出的学术不规范、不严谨现象,存在学术不端情况。”
  而在上周,翟天临已就学术不端行为道歉,宣布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并配合学校的一切调查。
  这位刚刚在春晚登台的“打假警察”,如今却在 “学术打假”中倒下。通过网友和媒体的曝光,不仅其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一篇学术性质文章,甚至连硕士毕业论文都涉嫌抄袭。
  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前总编张月红,她对学术剽窃和抄袭问题有长期的调查和研究。
  她指出,翟天临事件映射出,学术诚信教育与论文写作规范的“缺课”。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学术不端
  “事情曝光后,我本想亲自考证原文后再做判断。”但由于翟文《谈电视剧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已于2月10日从中国知网上被撤下,张月红只能作罢。
最新调查对翟文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文中的部分论述是翟天临基于个人表演经历的阐发,但其中关键表述“使用了其他专家的观点,但未做引用注释说明”。
  根据网友上传的知网检测报告截图,张月红认为,翟文所抄约39%的内容为“观点”或我们常说的“思想”搬用,而未对复制内容做“引号”标识和文献引用,就有抄袭的嫌疑。
  张月红进一步介绍,“目前,国际上对学术不端的定义范畴,其内涵与外延界定,尚有争议。”但据2018年的一份22个国家对学术不端类型的国际调查中,所有反馈均将FFP(篡改、捏造和剽窃)共识为学术不端行为。而鉴于抄袭行为的多样性,作者署名不当、同行评议不正、医学伦理底线等尚处在学术道德或学术不当的规范的讨论中,类似翟天临的行为,至少够得上“学术不当”的标准。
  “本来他(翟天临)从亲力亲为的角度阐发白孝文这一角色,这篇论文该多么有看点。”除了为翟天临遗憾,张月红也为近年来频发的学术不端行为感到担忧。
  论文撤稿原因最多的就是剽窃
  作为《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前总编,尽管近年来中国作者大多已趋自律,但在多年前,张月红也遇上过不少学术不端者。
  如她展示了几份退稿说明,其中有因非原创而被退稿,甚至有完全复制他人文章的。
  以学术抄袭为例,她向记者总结了几种最常见的抄袭现象:重复发表、团队或自我抄袭、原搬作己、拼凑成文和随意摘用。尤其是思想抄袭, 如将他人推导的公式与图表视为己有,将外文翻译文献视为自己的创意,即使引用文献也是有意回避的“透明引用”。
事实上,学术道德问题正成为中国作者在学术期刊撤稿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科学工程原理》曾经刊文,依据美国引文、数据库检索平台Web of Science的网站统计,分析了1997年-2016年间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其中被撤稿件有834篇。在撤稿缘由中,占比最高的是剽窃,为31%(258篇),其下还有19%为造假(160篇),12%为伪造同行评议(100篇)。
  “昨天,我收到了国际同行一篇文章,题目很刺眼。”张月红提到的文章题为《剽窃:正在成为中国教育者的资源》,文章强调了三点:一、中国是科技出版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因剽窃撤稿最多的国家;二是这种学术不端行为在中国的上升对中国研究人员声誉不利,并可能导致学术期刊退稿率提升;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尤其是对大学及研究机构学术不端的严惩,势在必行。
  其实,早在2010年,张月红就曾在《自然》上发文,因“中国某期刊检测出31%的投稿中有抄袭现象”的标题,而陷入学界关于剽窃的争论之中。
当时,《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首次引入CorssCheck反抄袭软件,对投稿进行重复性审核。结果显示,在2008年到2010年间的2233篇投稿中,涉嫌不合理抄用或抄袭的投稿确超过三分之一。
  至今,张月红依然坚持自己发文时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对抄袭问题的重视与行动。”
  缺一门“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课
  翟天临也让张月红想到了自己年纪与之相仿的女儿。
  她说,自己的孩子在幼时就接受了一年写作规范教育。“9岁赴美时,她的第一篇报告题目是‘为什么林肯当了总统?’”张月红陪着孩子一块去图书馆借书、查资料,并提议“万事开头难,报告的第一句就抄书上的:‘林肯1809年2月生于美国的肯塔基州……’”。
  可女儿回绝她说:“老师今天在课堂上说过,直接抄书要打引号!”
  这也让如今的张月红反思,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应当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也在想,假如10年前正在读大学的翟天临关注到学术界那场剽窃的大辩论,或者在读研究生阶段受到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教育,他今天还会落到这个地步吗?”她认为,教育是社会成功的基石,教育年轻人要诚信就要从课堂抓起。“在大学里就骗人,进入社会还会好吗?”
  2016年,张月红曾针对包括中国部分高校的各国高校,做过一次涉及科研诚信政策与指南的调查。结果显示,到2014年,这些中国高校的官网上已均有相应的学术道德奖惩政策。但相比英美高校,“坦率地说,这些政策和条例不但相对简单,也不易操作。”
  “学术诚信的根本,在于教育入微。”对此,张月红强调。
  她又举回了翟天临的例子,“阅读大量文献是一篇文章写作的基础,从他人作品吸取养分,无可厚非。”但如何规范标识应用、借鉴和抄袭,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是直接搬用原文即要引用,也要加引号;二是诠释或改写原句,意思不变,要正确引用文献。”在张月红看来,在“抄”论文上,翟天临恰恰是少上了“学术诚信和写作规范”这门课。
  而这,也是大部分国内学生,所欠缺的一门课。
  张月红希望,这次翟天临事件的处理结果,能有助于回归学术研究的初心,重树学术研究的尊严。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