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育智库于2018年实地探访数百所正在发生改革的学校,海量收集国内外创新学校的报道,并进行综合梳理、分析,从九个维度推出“2018年全球基础教育年度观察”,并据此评选出“2018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
青岛二中以校内机制释放教师研究动能,落实学生自主管理,催发师生生命潜能,位列全国前四。
以九大维度为评选标准
·组织形态:以身心完整、目标进化和自我管理为特征的“青色组织学校”正在生长
·课程改革:学习主要目标从知识转向能力和素养进阶
·学习方式:泛在、多元、混搭的学习方式日新月异
·师生关系:学校行为跨进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时代
·评价方式:由“筛”变“泵”,从为选拔而评价走向为发展而评价
·未来教师:读懂学生、重组课程、联结世界
·学校空间:打造全学习生态系统
·教育公平:以教育创新抵达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培养目标走向“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青岛二中坚持“系统教育观”、致力于“办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自觉转变育人方式、激发出学生最大发展潜能。青岛二中追求创新与颠覆再造,在激发师生发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和有效尝试。
学校自2014年9月开始开展互联网+教学改革试点。2015年5月世界教育信息化大会向与会嘉宾全面展示互联网+教学改革成果,《人民日报》第一版予以专题报道。2016年9月全面推进互联网+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了“生学为本、合作内化、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互联网+教学原则。按照学生兴趣、特点,建立高效、互补的学习社区,开展课上、课下的合作学习,组织线上、线下的教学反馈,实现了校内、校外家校零距离。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研讨者,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青岛二中立足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求,依托MT导师团的创造性工作机制,在每个年级组建六个吸引力团队(Magnet Team简称MT),有效激发了师生的潜能和活力。各团队积极探索“管理、课程、学术、社团、基地”五位一体的MT组织管理模式,暨各MT自创管理方式、自主开发特色课程、自主开展学术研究、自主组建兴趣社团、自主建设实践基地。学生自主管理与导师有效指导相融合,提高了团队内部的管理效率;课程和学术研究平台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等学术成果丰硕;社团、实践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学生研究基地、职业体验基地连年增长,拓展了学生发展的深度与广度。MT导师团队在首席导师的带领下,合理分工、高效合作、不断创新,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职能的边界,向着集领导力、研究力、创新力于一体的新型教师转变,教师专业化成长获得全面提升。
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青岛二中创新文化环境,集聚校内外资源,聚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质量。截至目前,青岛二中共聘请基地导师300余人,学生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开展的课题研究400余项,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超过3000人次。
围绕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这一核心,我校在七个大类、百余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形成了五大类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即以模拟文化课程为代表的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以创意思维课程为代表的科学研究类课程体系、以现代加工课程为代表的工程技术类课程体系、以生涯规划课程为代表的参与体验类课程体系、以美术创意设计课程为代表的艺术素养类课程体系。这五大类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为学生搭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平台,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
青岛二中推行混合式管理模式,重新界定各部门功能,同时加强年级管理的执行落实。部门垂直管理,负责学校相关工作的专业决策和监督评价;年级横向管理,通过人员的合理搭配与职责的融合,系统性、融合式的在年级层面落实各项工作。年级管理聚合各方面的资源,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年级文化等内容,依据决策有序展开。
学校实施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创造教师发展的内生机制;实施“分层次评价、分层次培训”;实施“双优工程”,突破教师职业倦怠与“高原现象”;实施“贡献度评价”,采用“1+N”评价方式,其中“1”是教学工作,“N”包含导师及德育工作、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学生个性发展、校内任职、特殊贡献等内容;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彰显教师贡献价值;建立退出机制,优化学校师资队伍。